骑行作为绿色休闲的健身方式,越来越风行。尤其是现在进入了盛夏和雨季,白天气温高,阳光炽烈或者大雨不停,趁着夜晚雨停、清风习习,在景色宜人的地方单车骑行,成为很多人度夏的生活方式。在南通,近几年,绕军山骑行已成为网红健身线路。据交警部门统计,今年5月以来,五山地区交通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6.7%。
骑行热的兴起、夜骑大军的不断扩容,随之带来不断涌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在山水路、滨江步道上,时常能看到不少自行车在机动车车流中追逐竞速、随意穿行,这样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最近本地某网站上,就有不少市民吐槽了一些不文明的骑行行为,“开车掉个头都被骂了”“有的人一直超车,骑得好快很吓人”“周末带孩子遛遛,一队骑车的大呼小叫,满嘴脏话,走在路边也(被)喊着让开让开,好好的地方,乌烟瘴气”;还有网友反映说,前段时间有人骑车撞车了,“120”都来了;有些人在较窄的道路上几辆车并排骑;信号灯路口,骑车的一堆人转弯不仅不让,还要骂人家停在那儿等红灯的……
这些不文明的骑行行为,不仅给交通安全造成了隐患,也给优美的景区抹了黑。交警部门近期就加大了对五山地区的执法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在重点道路部位、骑行驿站等处开展面对面提示宣传,同步开展夜间整治行动。
骑行本身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任何交通行为都必须首先以文明安全为前提和底色。无论骑友自我感觉多么良好、多么拉风,如果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骑行,再时尚再高端的行为,也显得低端、缺乏素质。因此,广大骑友要像交警部门提示的那样,骑行时必须严格遵守交规,做到文明骑行。而且,骑友之间需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以此促进骑行文明风尚的养成。文明骑行,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也是为城市交通和环境贡献力量。只有以文明安全为底色,才能让“骑行热”成为彰显城市文明和活力的风景线。
当然,扎堆骑行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骑行道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科学规划和建设更多风景优美、布局合理的骑行线路,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做好配套服务和管理的升级。比如不断优化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系统;在有自然资源吸引力的区域,打通对应路段的骑行便利性,使城市骑行体验更加安全、环保、高效、有幸福感。
(作者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