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国色芬芳绽江海
2024-10-28 09:48:00  来源:南通日报  

“唱着山歌迎客来,江海奔涌情澎湃,恰逢金秋好时节,曲苑牡丹花又开……”26日晚,在满溢江海情韵的歌舞表演《满庭芬芳》中,“南通牡丹颂”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南通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名家荟萃,精品迭出,南通观众走进“琴山珠水”共赴一场艺术盛宴,也为打造“南通曲艺”城市名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场晚会分为“向祖国报告”“为时代喝彩”上下两篇,上篇通过演绎经典,讲述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故事,展现新时代曲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下篇以“为时代喝彩”为题,各地特色曲艺同台,呈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视听与心灵盛宴。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再度以“说书人”的身份走上舞台,他说自己上回说书讲的是《夜幕下的哈尔滨》,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但在南通提起说书,这并不算漫长。因为早在400年前的明末,南通人柳敬亭就以说书名动天下。王刚作为串讲人,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长河,其间,口技表演艺术家冀勇、相声演员李菁、陕北说书传承人熊竹英等相继亮相,分别带来口技表演、快板《奇袭白虎团》、陕北说书《黄风起兮》等精彩节目,让观众在欣赏不同曲种魅力的同时,感受曲艺背后的文脉相承。

王刚说自己曾6次到过南通,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而后来上场颁奖的喜剧演员梁天,说起南通感情那就更深了,他老家就是南通,如今每年都回来几趟,别的不说,是江海美食勾起他的乡愁。梁天还说起他与曲艺的缘分,不但自己正式拜快板名师学艺,自己的哥哥梁左也曾分别为中国曲协两任主席姜昆和冯巩写过相声。

“南通的父老乡亲们,我想死你们了!”著名相声演员冯巩携贾旭明、侯林林、曹随风上台,献上相声节目《我爱诗词2》,南通的美食和方言等接地气的南通元素,变成了鲜活的“现挂”,一个接一个的爆笑包袱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江海风月悠,明珠耀九州,人文渊薮地,古邑写春秋。”现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盛小云,苏州评弹名家吴伟东携手献唱评弹作品《南通赞》,唱响南通“一山一水一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好通”品牌。台下观众共鸣共情,报以阵阵掌声。作为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中的“南通限定”节目之一,该作品特别融入了南通非遗梅庵古琴、如东杂技、童谣等表演形式,梅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娅妮、如东少年杂技团演员、通州区实验小学学生登台献艺,带领大家走近这座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交织的魅力之城。开场歌舞《满庭芬芳》亦是为南通定制的全新节目,由南通市青年演员、歌手联袂出演,结合海门山歌、海安花鼓等非遗元素,为观众朋友奉送一道道南通风味的艺术大餐。

当晚的颁奖仪式上,南通说唱《花二侯卖花》喜获节目奖,是南通市首次摘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这是中国曲艺之乡南通通州曲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潜心创作、钻研表演结出的硕果。带着浓浓江风海韵和乡土气息的南通曲艺作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除了“最本土的”,还有“最全国的”。晚会上,从山东快书到四川金钱板,从福建南音到东北二人转,从河南坠子到京韵大鼓,全国各地的曲艺曲种集结江海大地,并蒂花开,美美与共,让在场观众大饱耳福、赞不绝口。“特别高兴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我平时在手机上也看了不少曲艺节目,但和现场观看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夏先生专程从如皋赶来看戏,他说,希望随着南通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家门口看到这样高规格的演出会越来越多。

两个多小时的曲艺大赏,在观众们的喝彩声中,落下帷幕。曲艺生生不息,牡丹次第绽放,未来三天,曲艺名家们还将走进南通有戏剧院、通州区文博中心小剧场、海门区保利大剧院小剧场,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带到江海大地。

(记者 张坚 杨镇潇)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