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专家来到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和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壮志村以实现小村的‘强富美高’为目标,把有限资金投到现代农业产业链上,力求让‘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西场办事处壮志村党总支书记俞贵群汇报说,2021年初,村里将14个乡村振兴项目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票选出康养小镇等10个项目,用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民生福利。
目前,壮志村这10个项目开始见效。2022年新增村营收入30万元,今年1至10月实现村营收入140万元,到年底能超过去年的197.02万元。
吸引能人建设康养小镇
走在壮志村的大街上,看到江苏蓉和康养中心的后边三幢大楼已经封顶,前边三幢已经建成,正在内部装修。2021年,江苏海迅集团准备投资一个康养项目,俞贵群知道后,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的办法,帮助解决了土地指标的难题。
2022年12月28日,投资2亿元、占地32亩的壮志康养小镇奠基,小镇配套有温泉养生公寓、护理院及老年大学、文娱中心、共享餐厅等子项目,可容纳康养床位400多张,护理床位300多张,委托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光大养老管理,计划今年底运营。
近年来,壮志村深入挖掘本土能人和壮志籍在外成功人士的潜能,鼓励、引导他们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用工商资本反哺现代农业,以农文旅项目促进村民致富。海迅集团董事长仲跻和是壮志村人,2006年投资建蓉和怡心园,园内分休闲度假、水果采摘等功能区域,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2021年,他在此基础上,投资2600万元建魏建功陈列馆。
以蓉和怡心园为主导,目前壮志村拥有民宿3处、农家餐厅3家、鲜花观赏点3处、中药研学基地1个。通过餐饮、电商直播、家庭农场、烧烤营地等商业形式,带动从业人员600多人。同时,村里引进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家,让“沉睡资源”变成“增收活水”,村集体经济年增加30万元。
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
近期,在22组的宏伍家庭农场里,混种的黑麦草已经露头。2015年,村民季储俊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沙培无土草坪,一年两批,春夏秋种植百慕大草,年销售额一直稳定在百万元左右。农场主季储俊说,目前,村里有18人在农场打工,日工资80元。
近年来,壮志村以苗木花卉为特色,以稻麦、果蔬、蚕桑生产为支撑,以康养休闲为媒介,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与康养休闲、旅游并驾齐驱。
“康康花卉”作为海安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花卉产业基地,先后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智能温室大棚10个,产品销往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上海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园内吸纳7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村民人均年工资超3万元,流转土地的亩均租金达1000元。
“土地流转看发展什么产业,有可能损坏土地的项目我们一概拒绝。”俞贵群说,目前,壮志村90%的土地得到流转,建成9家家庭农场和3家省级示范农场,引进国华园艺标、顺栋园标蚕业农场等6家现代农业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额达4亿元。去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
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进入冬季,壮志村党总支组织村里的志愿者对辖区水泥路两侧的杂草、瓜藤进行清理。
近年来,壮志村以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推动“愿景”变成“实景”。康养路从21组开始,到24组结束,全长750米。今年9月,该路由原先的3.5米拓宽至5米,由单车道变为了双车道,居民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壮志村投入2000万元对村里的人居环境进行提升,实施老旧房外立面改造、道路亮化、桥面翻新等项目,利用入村路口、村道两侧的公共区域,建设符合村庄文化特色的景观墙。先后投资2300万元打造了2.6公里的景观河道,投资532万元完成壮志老集镇区改造,为产业发展打下环境基础,推动村容村貌从“面子”到“里子”发生质的变化。
人居环境提升后,村里开始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全村年接待市内外游客超1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壮志牌大米、凌云牌糕点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去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今年5月,江苏省文旅厅公布的2023年度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中,壮志村以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丰富、村容景致独特和民俗风情良好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目前,壮志村正在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储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