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善用资源,打造“大思政课”精品
2024-12-03 09:45:00  来源:南通日报  

日前,中华职教社指导下的由江苏省中华职教社、南通市委统战部和海门区委区政府三级共建的张謇青少年研学院签约,正式发布“崇謇启行”大思政实践课程。据了解,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张謇主题研学实践体系。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2022年,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和育人再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时,称赞张謇是“中国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将张謇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通过“大思政课”培根铸魂育新人,既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也要打造更多更高水平的思想“金课”,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善用“大师资”。上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家国情怀、鲜明的爱国主义是张謇精神的核心。爱国、救国、报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需要突破校园界限,将教育阵地延伸至家庭、媒体乃至社会每一寸土地。倡导地方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心怀国家、矢志报国”的崇高信念引领青年成长,培育形成立足南通,建设家乡,造福桑梓的良好品质。

善用“大课堂”。办好“大思政课”,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形式,让青年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交响中,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张謇纪念馆及衍生的相关历史点,如大生纱厂遗址、蓝印花布博物馆、沈寿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学校间的联系。多研究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剧本杀”“张謇生平历史记录打卡”等沉浸式体验,在学校开设蓝印花布和刺绣兴趣学生社团,邀请基地名家来校开展讲座等,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善用“大平台”。张謇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宣传,在如今国家大力整治“饭圈”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契机,利用各种平台宣传体现张謇优秀精神的事迹,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中全方位渗透式宣传。高校红色网站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优势,建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库,帮助学生思想成长。网站上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高校可对话剧表演类社团排演的历史性榜样题材话剧进行展播,开设“与张謇跨越时空的对话”树洞栏目帮助青少年学生倾诉情感等,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

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彰显其独特魅力,还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思政课”更生动立体,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观照现实、开创未来中成长成才。

(作者刘曦)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