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南通主城崇川积极行动,聚焦养老托育、家政便民、体育健身、社区助餐、儿童托管、文化休闲等居民的“急难愁盼”,积极盘活利用社区里的存量空间资源。通过新建或改造,目前已有20个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些嵌入式服务设施嵌在哪里?如何实现长效运营?实际服务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对多个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群众缺什么社区补什么——
“综合体+插花式”服务设施精准嵌入
“给我准备一份588元的年货大礼包,下周取。”“我来一份388元的礼包。”……年前,剑山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内的荟民食堂忙个不停,社区居民纷纷通过线上线下订购年货礼包,有的还订了年夜饭。“不仅满足了我们日常的就餐需求,就连逢年过节的家庭聚餐也可以在这里解决。”居民陈明华预订了堂吃年夜饭,他说,自己和爱人并不擅长做饭,“有了这个社区食堂,就像找到了依靠”。
不只陈明华这样的中青年,荟民食堂也受到了不少老年居民的青睐。“早就盼着有这么个食堂了。我年纪大了,一个人做饭嫌麻烦,不如到食堂,菜品丰富、营养也好。”自从荟民食堂建成以来,家住荟景苑的七旬老人施俊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漫步剑山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这里不仅有荟民食堂,还有雷锋爱心理发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站,设施齐全、功能多元。剑山社区党委书记杨乐说,考虑居民需求的多样性,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隔壁也恰好有多间配套用房,有的利用率不高,有的闲置,便投入6万元,打造了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综合体项目,吃饭就医休闲娱乐一站式解决。
群众缺什么,社区就补什么。这是崇川嵌入式服务设施打造的理念。然而,城市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在相应区域新建嵌入式服务设施,难度不小。
崇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川积极发动各社区根据所能利用的空间资源,通过新建或改造的形式,按实际情况进行打造。“空间资源多的,就打造功能更多的综合体项目;资源不多的,就像‘插花’一样,打造最有需求的插花式项目。”
南郊社区打造的就是插花式项目,选址同样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隔壁,面积约为180平方米。记者看到,里面空间虽小,但功能不少,日间照料室、健康体检室、康复理疗室、活动室,基本能满足社区群众日常所需。
“一社区一方案”。记者了解到,目前崇川区完成的20个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中,综合体类有8个,插花式类有12个。
避免建设轰烈服务冷清——
“社区+第三方”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
嵌入式服务设施建成后,关键在于提升服务质效。如何避免“建设轰轰烈烈,服务冷冷清清”?记者了解到,崇川建成投用的20个嵌入式服务设施中,都有社区参与,且大部分都引入了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
南郊社区插花式服务设施内,引入了南通市社区服务业协会会长单位——好管家(南通)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好管家(南通)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有一个‘江海好阿姨’品牌,通过品牌打造,目前拥有家政便民、找工作找房等各类服务资源。”南郊社区党委书记黄吉林介绍,作为社区而言,一来人手紧张,二来链接的资源有限,与“好管家”的“牵手”,可助力嵌入式服务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
康爱勤是好管家的负责人,据她介绍,南郊社区插花式服务设施内安排了一名专门的社区管家,每天为居民做好各类需求登记服务。同时,与社区联动,策划各类惠民活动。比如每月在社区广场开展一场便民集市活动,邀请理发、磨刀、家电、修鞋等各类商家,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为社区残疾人群、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上门提供免费的卫生保洁、油烟机清洗等家政服务。
同样,任港街道的城港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也交由第三方机构——江苏悦馨康养产业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该综合体建在云水澜苑21号楼,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通体的奶咖色,营造出宁静柔和的氛围。从温馨的社区食堂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从配备齐全的医务护理室到前沿的智慧体检与评估中心,再到充满雅趣的书画室、静谧的阅览室以及欢聚的棋牌室,各种功能一应俱全,满足了社区居民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交由第三方并非一交则罢,社区依旧发挥着监督、协助管理的作用。
黄吉林介绍,社区派有专人对接“好管家”,配合“好管家”开展好各类惠民活动,后续还计划打造“南郊橘子树家政爱心公社”,依托“好管家”的“江海好阿姨”品牌,引导社区有一技之长、热衷志愿服务事业的居民加入,“通过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在摸索中前进成效渐显——
多元服务让百姓家门口乐享幸福生活
“2月8日上午,需要清理油烟机”……6日,记者来到南郊社区插花式服务设施内看到,前台放着多本“客户跟进记录本”,上面记满了居民所需。“每一份需求,我们都会及时跟进。”管家周小娟说。
从前台往里走,健康体检室内,街道卫生中心的医生正在为一名老人量血压、做健康交流;日间照料室内,杨美玲等四名老人正在泡脚;活动室内,两名老人正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整个空间洋溢着和谐味、幸福感。“有空就来泡个脚、打打牌,要是有医生在的话,还能做个健康检测,有什么身体问题也能及时咨询。”杨美玲说。
“‘好管家’进社区是我们最近一年的新探索,我们通过与社区联动,及时摸清居民需求,利用嵌入式服务设施载体开展多样化服务。”康爱勤说,从目前来看,百姓认可度、参与度都还不错,以南郊社区插花式服务设施为例,在载体内,开展了舞蹈培训、中医公益讲坛等各类活动20场次,惠及2000多人次;在载体外,累计开展便民集市活动5场次,吸引了5000余名居民参与。
用好“方寸之地”,以多元服务让百姓在家门口乐享幸福生活。这20个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颇受市民青睐。
“对很多社区居民来说,走上几百米就能在这里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悦馨康养相关负责人何新建告诉记者,城港社区的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自去年9月对外试营业以来,一楼的智慧体检与评估中心和二楼的棋牌室利用率是最高的。“目前,街道正在将综合体的多媒体活动中心打造成精神文化建设阵地,计划通过引进社会公益组织和开办合唱班、汉服文化班、舞蹈班等,进一步丰富辖区居民生活。”
守护“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头疼脑热时,身边就有“医”靠;社区里能“city”,出门就有好去处……提升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崇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年将引导更多社区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打造,重点补齐“一老一小”服务、社区助餐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优质服务。
(记者 陈静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