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南通市建成29家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建成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十大功能中心24个、市级142个,基层特色科室医疗机构占比达86%。9日,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南通市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发布上述信息。
市卫健委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特殊群体,守牢民生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南通市着力打造“康养通城”品牌。在全省率先启动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项目,通过健康宣教、风险评估、综合干预等有效延缓老年人失能失智进程,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同时,不断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南通市目前301家医疗机构建成省老年友善机构。
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市卫健委同样不遗余力。南通创新“1+N”普惠托育模式,依托专业托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照护服务。此举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同时,缓解家庭婴幼儿照护压力,解决青年“后顾之忧”。南通市还上线了省内首个监管平台,实现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实时化、信息化、智能化监管。
以改善市民看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南通市卫健委先后推行“一件事”微改革、先诊疗后付费、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举措,让市民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获得群众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市卫健委在民生服务方面多元创新。承接的安宁疗护、医养结合、普惠托育、综合医改等9项国家级试点项目取得积极成效。其中,综合医改受国务院激励。
针对市民关心的“输液为何收取门(急)诊留观床位费”问题,市卫健委财务处处长高明解释,包括门(急)诊留观床位费在内的所有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均遵循由省、市两级医保局牵头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执行。门(急)诊留观床位费不仅包含床位费本身,还涵盖了办理留观手续、建立观察病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协助患者做好基础处理等相关内容,其中包含了病情观察、垃圾处理、取暖等相关费用。市卫健委将加强收费管理,督促各医院严格执行价格政策,做好价格公示,提高收费的透明度。
(记者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