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防火患,谷雨时节护春耕……”4月14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通州区先锋街道周圩村以“国家安全 同心守护”为主题,创新融合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与国防教育,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让国家安全理念在春日里“生根发芽”。
节气为笔,绘就四季安全画卷
活动现场,一组“二十四节气”主题展板格外醒目。志愿者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等巧妙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每个节气背后的安全知识,如“芒种时节要警惕外来物种入侵”等。通过节气谚语猜国家安全关键词,让居民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意识到国家安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民族为“桥”,共话“身边的安全”
大家移步至红石榴家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每一个民族的守护。”本村网格长顾新结合智慧安防系统演示,向村民讲解“如何通过‘苏服办’APP上报安全隐患”并强调:“国家安全不是‘高大上’,而是体现在邻里互助、隐患排查的每一件小事里。”
谈及“身边的国家安全”,少数民族代表列举了村民们的“日常守护”:回族商户在肉铺前设置“共享急救箱”,志愿者为独居老人安装防跌倒报警器等;她感慨道:“这就是‘看得见、管得着’的安全守护,国家安全也需要大家‘心贴心’地搭把手。”
宣教同行,国防知识“沉”入万家
“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遇到间谍拉拢怎么办?记住‘三不一及时’:不接触、不答复、不泄露,及时拨打12339!”活动最后,社区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国防安全教育手册》《国家安全法图解》等宣传资料,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反间谍、反恐怖、网络安全等知识,并现场演示“如何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行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共融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让“国家安全”从宏大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受的文明实践。下一步,周圩村将持续开展“安全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国家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