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海安的做法,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25-04-21 09:36:00  来源:南通日报  

4月20日,全国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经验交流推广会在海安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教授认为:“海安的做法,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中国人患卒中风险,高居世界195个国家之首,卒中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且首次发病更趋年轻化。遵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2024年7月,海安启动卒中减残行动,成为全国首个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10月,出台《心脑健康卒中减残行动实施方案》,并由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专家委员会专门印发;今年初,该市将这一行动纳入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划拨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

海安已经成功构建心脑健康哨所(村卫生室)—卒中防控站(卫生院)—海安市卒中减残中心(市人民医院)三级卒中“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全人群覆盖、全周期守护的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目前,该市67万30岁以上人口中已有22.57万人次接受筛查,初筛档案覆盖率达31%,并对风险人群进行健康干预,而我国卒中筛查率尚不足0.24%。海安高新区隆政街道隆政村,2500名30岁以上户籍人口中,1645名居民完成血压初筛,高血压、糖尿病和超重的知晓率提升到65.8%。

海安卒中减残行动开始后,海安与吉训明团队联手,成功开发健康中国百万减残平台,初步建成心脑健康一张网,完善数据采集质控要求,确保了筛查数据真实可靠。“我们及时上传居民健康档案,患者可实时调阅数据和查看AI分析。”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说。

海安建成由“120”急救指挥中心、人民医院急救站、8家急救分站组成的院前急救体系,实现“上车即入院、边走边治、一路绿灯”的“零停顿”急救。海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吕书军说,目前,海安区域内患者抵达医院至溶栓时间平均为37分钟,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数量逐年递增,再灌注治疗率从54%成功提升至68%。目前,海安正围绕卒中发病率下降30%、残疾死亡率下降40%、复发率下降50%的“健康中国345目标”,努力建成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心脑健康卒中减残行动示范县(市)。

(记者赵勇进 通讯员张红娟 蔡诚)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