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将百姓“不满意”清单从源头梳理清零
2025-07-02 09:58:00  来源:南通日报  

“出发,各组直接去点位”“老乡,请你聊聊烦心事”“要快,这里整改等不得”………连日来,这一句句话语,成了南通市攻坚办的“常用热词”。自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南通市各级攻坚办与当地检察机关密切配合,联动协作,以推动整改存量问题为突破口,紧盯群众反馈的“不满意”清单线索,着力构建整改闭环,强化执法司法协作,用攻坚的速度,执法的力度和面对面磋商的温度,全力化解百姓家门口的“急难愁盼”,一份份“不满意”问题清单正从源头上“梳理清零”。

哪里“不满意”,请群众说出来

手持工作清单,直抵群众家门口、问题发生处。南通市攻坚办强化环境突出问题的现场认定、现场溯源,请群众站在自己的“房前屋后”面对面指问题,谈感受。

位于江海交汇处的启东市寅阳镇一村组,当地群众多次反映门前河道水质恶化,附近企业扬尘、噪声以及夜间灯光照明等时常扰民。6月24日,南通市攻坚办会同南通市检察院检察官一行驱车百公里,直奔现场,看百姓家门口的河道断面水质,与附近村民攀谈,询问他们亲身感受:水质怎么样,问题在哪里,怎么会造成……认真的倾听,细微的交流,耐心的解释,让当地群众“敞开来说”,让当地有关部门“把解决方案现场议”,将政府、企业和群众各自应该承担的生态保护责任“摆清楚”、下一步采取的步骤“清单化”,力争将优良的生活环境重归滨江小村庄。

哪里“有问题”,督当地改起来

用好走航车、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查问题、追溯源,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不打扰式检查。一旦发现污染源,就依法约谈,依据行政检查规定,做好现场检查记录,提出整改建议。

在通州区一乡镇的运河工程拆迁现场,当地农户多次反映拆房后的建筑废弃物随意堆放,影响家门口的生活环境。市攻坚办多次交办,综合组负责人葛亮等还赶到现场“回头看”,针对现场整改不到位,一一梳理,逐项纠正,提出立行立改的“路线图”。一项项措施方案实打实,让企业整改有奔头。“只有把国标责任压实,民标整改做实,群众的怨声才能变成笑声”,据市攻坚办平台组负责人蒋军介绍,这已经成为了南通市攻坚办督促问题发生点位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的“硬标准”。

哪里“不作为”,由司法撑起来

“南通市检察院的检察官真是了不起,只要攻坚办把工作需求一提交沟通,就直接派员一起跑现场,查问题,用司法的严肃性,为污染防治攻坚增添法律保障,充分发挥了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大作用”。在南通市攻坚办出勤记录里,今年以来,南通市检察院检察官们的现场足迹已经跑遍各县(市、区)。现场看、随手记、依法议,支持生态环境执法,说理式查摆,案例式普法,让涉事点位的整改第一责任人们个个心悦诚服。

有一家船舶修理企业,紧邻长江岸线的船坞最近订单不断,喷砂除锈等工段产生的污染,对周边居民影响不小,如再不从根本上解决,也将危害到长江大保护的责任履行。市、县两级检察院派出检察官现场听取各方对问题的剖析,依法提出了专业建议,推动企业从“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角度警醒、整改。“面对群众反映的、久拖不决的各类投诉举报,咱们各级检察机关都不会坐视不管,轻易放过。从面对面磋商,到发挥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精准运用公益诉讼立案、磋商、检察建议、起诉的履职方式,把群众长期投诉反映的烦心事、操心事,当成检察官们紧抓不放的头等事。继续强化与攻坚办及有关部门的对接协作,切实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多次参加过一线交办督查的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裘晓东高级检察官每到一处,都依法宣讲,掷地有声。

截至6月底,南通已经动态梳理出群众“房前屋后”的各类问题139件,涉及水、噪声、异味、扬尘等多类型,正督促各县(市、区)列出清单、全力整改。

(作者顾晓晖)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