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庄镇的温柔环抱中,邹蔡村宛如一颗隐匿的明珠,散发着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诉说着千年古韵。这里的每寸土地都铭刻着深厚文化印记,承载着浓郁乡土情思。作为农业村落,邹蔡村正以独特姿态勾勒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通过精心规划与不懈努力,唤醒沉睡的历史文脉,彰显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
建设特色产业 激活农业发展引擎
为加速农业现代化,邹蔡村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连栋大棚,已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后续还计划增建4.5万平方米单体大棚用于小杂粮种植,以此优化土地利用,吸引投资,推动农业产业融合。随着香堂芋、芽苗菜等特色项目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邹蔡村将推行“村企联合”“合作社+农户”模式,预计村集体年增收超7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村民将从租金、薪酬等多方面获益,农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也将大幅提升。
同时,村里配套建设了农产品展示厅、电商直播平台及2300平方米仓储冷链库房。展示厅满满陈列各类特色产品,番薯、香堂芋、黑塔菜、猕猴桃等果蔬包装精美;直播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邹蔡园”线上账号运营有声有色;冷链库房以先进设备保障农产品新鲜安全,这些设施将推动特色产业升级,为邹蔡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美化乡村风貌绘就生态宜居画卷
走进邹蔡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高标准农田里,特色农作物生机勃勃;平坦水泥路蜿蜒相连,见证村庄变迁;清澈河流倒映蓝天白云。沿着彩虹农路前行,休闲角打卡点和风车打卡点格外醒目。休闲角布置精巧,风车随风转动,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村里,色彩斑斓的文化墙讲述着乡村历史,精美的景观小品增添雅致。
村里注重人居环境提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河流整治,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同时,村里还制定了人居环境规划方案,每月17日倡导全民参与村庄清洁活动,配备有固定垃圾收运专员、专用工具等,让清洁村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美丽家园的愿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
推行移风易俗 奏响文明乡风乐章
邹蔡村致力于培育文明乡风,向不良民风“开刀”。过去,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高额礼金让村民负担沉重。村“两委”于2018年底着手整治,建成功能完备的易俗堂并于2019年初启用,为村民举办红白事提供新场所。同时成立红白事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党员和“五老”人员组成,理事会发动村民自治,制定酒席规模、礼金上限等标准和规矩。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村里红白事回归简约,文明新风尚已然形成,易俗堂成为传播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
邹蔡村按季度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积极培育崇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人际关系及和谐家庭新风尚,以道德规范和乡规民约为手段积极推进乡村治理。
如今的邹蔡村,在农业现代化与产业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人居环境提升与文明实践成果显著,文明乡风建设熠熠生辉。以产业发展为笔、环境整治为墨、文明实践为纸,绘就富裕、宜居、文明的乡村新篇。(王春霞)
小文手记:邹蔡村以 “移风易俗+文化浸润”双轮驱动推进文明实践落地生根,通过建立易俗堂、成立红白理事会,将“人情负担”转化为“文明红利”,实现红白喜事支出大幅下降。创新“道德积分制”管理,将垃圾分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文明家庭评选,形成“人人参与、户户比拼”的生动局面。文化墙、村史馆等阵地建设,让农耕文化、红色基因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培育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新时代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