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藏,冬韵如约。连云港市连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适应季节变化,拓展文明实践形式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温暖秋冬 幸福同行”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生活为导向,让文明实践“热”起来,群众心中“暖”起来。
送学上门,理论宣讲润民心
秋冬季节,为方便辖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连云街道砚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送学上门 温暖秋冬”主题宣教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为辖区居民送去红色书籍,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党员们讲解党的最新思想以及民生政策新变化,使辖区居民思想“不掉队”、学习教育“不缺课”、组织关怀“随时在”,来增强党员群众的归属感。
小渔船上,乡村振兴故事振奋人心;农家书屋里,“精神食粮”鼓足干劲;文明实践站内,宣讲员带来烟火气息“小故事”。近年来,连云区组建“小螺号”“山海大讲堂”“桃源讲堂”“云嶺课堂”“海州湾大讲堂”等特色宣讲团队,围绕“谁来讲”“讲什么”“给谁讲”,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分众化宣讲活动,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理论送入千家万户。
阅读手工,非遗文化贴民心
“我用小时候的玩具换到了那本恐龙故事书,好开心!”一位小朋友边翻阅换到的绘本边说道。冬日的暖阳洒在云山街道云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广场上,一场欢乐温馨的“以物易书 共享‘悦’读”活动拉开序幕。小朋友们手拿旧玩具、文具等物品,迫不及待地拉着家长们来到桌前,翻看桌上摆放的书籍,“物色”自己想要换取的图书。随着晚上夜幕降临,高公岛街道黄窝村村民们走进海岛书房,翻开一本好书,静享夜读时光。
初冬乍寒,变的是温度,不变的是文明热度。“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连云街道陶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志愿者老师边为居民们示范螺钿胸针的制作方法过程,边介绍非遗螺钿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居民阿姨们轻握制作工具,时而低头专注地挑选合适的螺钿片,时而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进行镶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螺钿胸针,在流光溢彩中共享非遗之美。
聚焦需求,关心关爱暖民心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这个冬季,关爱服务温暖了一座城。“秋冬季是常见的支原体肺炎以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预防,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海州湾街道海州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几十位老年居民认真聆听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讲解冬季传染病的传播路径、预防措施以及感染后的应对策略。随后,海滨中学志愿者们还细致地为现场老人们讲解家庭必备卫生知识,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帮助居民们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墟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新就业群体间开展“温暖秋冬”主题系列活动,将家的温暖送到他们身边。南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送上装有抱枕、防寒手套、暖手宝等暖冬贴心大礼包,暖“新”更暖心;院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书香‘悦’读 与‘新’同行”新就业群体读书分享会暨扫黄打非宣传活动,通过阅读分享、图书盲盒、法律法规宣传讲解,让这些“城市传递员”在工作间歇获得更多的“精神粮食”补给。
连云港市连云区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深化拓展,整合阵地、人才、项目等资源,始终努力将温暖与关怀送到群众身边,倾力书写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