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了参会代表们对2023年区政府十大惠民工程项目的票决结果,10大类工程共40件“惠民实事”项目,让清江浦的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十一连增”、区图书馆等3处“家门口的好去处”获评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获省级表彰……2022年,清江浦区38个惠民项目如期完成,也正是这一年,清江浦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首次推行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惠民工程项目做什么、怎么做,真正实现从“领导决定”向“代表票决”的转变。该区爱心志愿者服务社负责人杨玉琴感慨万分:“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政府决策与民众需求精准对接,让人大监督有了更多的民生温度,相信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民生工程必将办成民心工程。”
会议期间,“传递百姓心声,积极建言献策”成为各位人大代表心中的所盼所愿,纷纷表示要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体现在惠民工程项目票决中。“我要发挥好区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心系人民、心怀责任的意识,认真履职、为民代言,用实际行动和努力奋斗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清江浦区人大代表、淮安知行空间书店总经理奚刘琴说。
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将惠民工程项目的“决定权”交由人民群众的代表,使得惠民工程项目真正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各类民生问题,确保广大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以投票的方式决定惠民工程项目,真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的重大决策中来,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清江浦区人大代表、盐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教科长徐建蒙说。
清江浦区政府办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清江浦区政府十大惠民工程候选项目编排工作从2022年10月启动,通过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渠道面向全区各部门、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惠民项目,累计征集社会建议53条次、镇街及部门申报项目26条。遵循普惠性、精准性、可行性等原则,经过多轮精筛细选、整合意见、项目完善后,形成10大类共50个候选项目,覆盖面广、受益面大,包含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惠民工程项目更加贴合民生需求、解决群众呼声最强烈的现实问题,真正将“体现民意”贯穿始终。
惠民工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只是完成了程序上的项目确定,还要真正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惠民工程项目逐一落实、顺利实施。
2023年清江浦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突出共建共享,答好群众幸福民生答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并围绕“富民增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2023年的任务目标、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2023年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进行监督,坚持拓展监督广度与深度并重,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监督工作方式、统筹监督工作力量,按照依法正确有效监督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政府推进和人大监督的双重保障,形成了推动惠民工程项目真正落地实施的“合力”,将切实保证惠民工程项目件件“落地有声”,让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成为现实。作者: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