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志愿者胡春来路过东台时,来到东台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了解到该协会助学项目“情暖雏鹰·爱心接力”即将开始,立即捐款1万元。胡春来从一名农民成长为民营企业家,他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一直都在竭尽所能地做着善事,反哺社会。
走过艰辛创业路,不忘回报社会
今年61岁的胡春来出生于滨海县八巨镇玉民村,年幼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割过猪草,拾过粪,14岁时便外出打工。弹棉花、打铁、劈木材、下煤窑……脏活累活他都干过。成年后,他跟着村里人挖水沟。当时的胡春来连一方土是多少都不知道,但他身上保留着庄稼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总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在苏南发展的一个同乡,看到胡春来不怕吃苦,开挖的土方横平竖直,很是欣赏,就把他带到苏南打拼。期间,胡春来凭借灵活的头脑,长远的眼光,抓住机会,省吃俭用买了一台挖掘机,走上了创业之路。之后胡春来靠着诚信经营,奋力开拓市场。他又逐步投资买入多台大型、进口机械,后来成立了常熟市春来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渐渐地,他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土方大王”。
胡春来心里有着反哺社会的信念。从20多年前在四川救助一名跌倒老人,到现在的捐款捐物、扶贫助学,每做一件事都饱含着他内心暖暖的善意。
出差途中加入助学队伍,成为一名志愿者
2017年春节前,胡春来到云南丽江出差,恰巧东台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正在这里开展“情暖凉山送寒衣”公益活动。同为江苏人,加上都热心公益,第二天,胡春来就和王静琳等几名志愿者一起翻山越岭,参加活动。
在走村串户发放慰问物资的过程中,胡春来看到当地的孩子们生活很苦,当即拿出5000元,请王静琳为孩子们买些生活日用品。从那时起,胡春来成为东台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正式加入助学队伍。“钱只要够用,我就满足了,钱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更有意义。”胡春来说:“小时候受家庭条件所迫,读的书不多,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让更多贫苦孩子完成学业。”
“我至今还和云南凉山的村干部保持着联系,等今后有条件时,再为那里的老百姓打一口井。”胡春来告诉记者,看到凉山的孩子脏兮兮的小脸就心疼,那里水资源特别紧张。“希望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为凉山的孩子做点事。”胡春来感慨地说。
哪里有需要,就出手相助
与胡春来的交流中,随时都能感觉到他是个直爽的性情中人,在做公益的路上,他经常是走到哪里捐到哪里,看到哪里有需要就出手相助。
连续10多年,每年春节回滨海,只要在路上遇到七八十岁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胡春来都会给老人派发500元至1000元的红包。2017年,胡春来的一名老乡突患脑溢血去世,其妻改嫁,留下年幼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孩子的奶奶体弱多病,爷爷听力残疾,生活困难。胡春来拿出5000元帮助他们。前年,他得知一名老乡得了尿毒症,跟着70多岁的老父亲生活,经济十分困难。他二话不说,不但自掏3000元接济他们,还为这个家庭跑腿帮忙办手续,办了低保。去年,听闻老家路上的大泥坑造成伤害事故,胡春来立即掏2000元,请人填平泥坑。本月初,胡春来去上海体检时,看到一名9岁的男孩陪着患癌的母亲求医。胡春来仔细询问,得知男孩的父母离异,母亲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如今母亲又身患重病……他又立即掏出2万元。
多年来,胡春来时刻提醒着自己,自己是从贫寒家庭中走出来的,吃了很多苦,深知生活的不易,对现在的困难群体感同身受。胡春来对有困难者能帮则帮,能接济则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