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元宵——唐诗宋词闹元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诵读《生查子·元夕》等经典诗词,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滨海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丰富运用“文明实践+”模式,不断推动文明实践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工作贯通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文明实践载体,有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组建以村(社区)干部、老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宣讲小分队”,用百姓话讲百姓事,常态化开展接地气、分众化、互动式的理论宣讲活动,使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成为传递政策、培育新风的有力载体。农业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把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利用谈话方式,开展面对面宣讲,将党和国家惠民惠农新政策及时传送到百姓心中。
“文明实践+”让志愿服务“动”起来。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载体,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形成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队伍为基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通榆镇利用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有参与其中的体验感、乐在其中的幸福感、受惠其中的获得感。
“文明实践+”让理事会创“新”作为。发挥红白理事会的监督劝解作用,树立文明新规,提倡“红白事”新办简办,倡导节俭新风,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八巨镇通过“板凳茶话会”“快板宣讲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在老百姓家门口搭建起“零距离”的流动服务群众平台,把抵制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的要求和做法讲到老百姓心里,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鼓励群众摒除旧陋习、树立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