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社事局召开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推进会,全力推进滚动排查、分析研判、部门协作三大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欠薪清偿责任,创新根治欠薪工作举措,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全面提升治欠保支工作实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再让他们烦“薪”忧“酬”。
“刷脸”上班,监管全过程
站定、看向摄像头,两秒后,验证通过,闸机打开。在盐南体育中心体育馆项目工地的老张师傅“刷脸”进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区社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地上所有劳动者的考勤记录,会实时上传到“江苏省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每天的出勤、工作量、工资等情况,在平台上被清晰记录下来,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形成个人电子档案,待签字核算后,银行会通过专用账户直接把工资发到个人工资卡上,不再经过“包工头”转发。这样,不仅实现了在建工程项目劳动用工实名登记、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对拖欠工资情况实时预警,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还可为解决工伤保险等纠纷提供数据保障,实现“多方多赢”。
“码”上维权,讨薪不犯愁
“在这里干活,大家都很开心,因为不愁拿不到钱。有任何问题,只要扫一下大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投诉了。”在某项目工地,钢筋工刘师傅告诉笔者。
为了防范欠薪行为,方便劳动者投诉,我区在各项目工地宣传栏均张贴了建设工程项目欠薪线索反映二维码及行业监管部门举报联系方式,劳动者遇到欠薪问题,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就可在线进行线索反映投诉,简单易懂,操作方便。
区社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维码内列出了申诉人信息、欠薪基本情况等内容,当出现维权线索后,区治欠办能够第一时间锁定涉案工程和具体责任人,全程跟踪,实现农民工欠薪问题“一网通办”,讨薪方便快捷。
压实责任,筑牢“防护网”
连日来,区社事局对全区所有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摸排,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对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欠薪案件、举报投诉及上级督办转办的欠薪问题,实施“一案多查”工作机制,既查欠薪问题,又查工资保障制度落实、畅通维权渠道等情况。对发生过欠薪案件、存在落实制度突出问题的工程项目,提高随机检查频次,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督促各在建工程做好“一项目一档案”“一班组一台账”,不断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对交办的拖欠工资问题线索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形成欠薪排查月报制度,对工资支付责任不明确、工资支付不规范、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相互交织等问题,集中发力、全面行动。
区社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紧盯“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报酬”这一目标,牢牢把握“贯彻落实四项制度”主线,从源头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不断筑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防护网”。
盐城盐南文明办
宗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