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大丰 > 正文
大丰区打造乡村振兴“财政引擎”
2020-08-06 10:35:00  来源:大丰日报  

  漫步在大中街道恒北村的街道上,连片而筑的别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平整的柏油路延伸至村内的每个角落。8000亩的果园、优美的梨园风光、生态走廊、非遗文化……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卯酉大地上徐徐展开。

  财政投入是乡村振兴的启动引擎。近年来,大丰区财政部门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公共财政投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在资金投向上,优先考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突出向民生事业、重点项目、特色农业发展倾斜,全面保障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十三五”以来大丰区财政累计投入支农资金82.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支农投入38.5亿元。

  全面投入,看钱“用在了哪里”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十三五”以来大丰区累计投入资金17.4亿元,其中地方配套安排6.6亿元,实施了四卯酉闸下移、王港闸下迁、川东港拓浚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大大提高里下河地区防洪除涝标准,提高全区特别是沿海垦区的灌溉保证率,带来农作物增产效益和农业用水质量提升;累计投入资金14.78亿元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拆建各类泵站800多座、涵闸近千座,累计建设农桥1246座,完成铺设各类管道9194公里、建成并运行3座片区加压站,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投入改善农民群众住房资金4.42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区完成农房改善3479户,全面完成年度省定农房改善和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质量兴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丰区还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3亿元,补贴各类机具13473台(套) ,受益农户5900多户,拉动农民投资3.88亿元,实现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8.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6%以上;加大秸秆综合利用补助力度,全区秸秆还田率稳定在80%左右,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推进粪污综合利用,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加大收集体系建设。对送交粪污集中处置点处置的运费,财政补贴30元/吨。对新建粪污处理发酵床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每个补助8000-10000元。

  统筹优化,让钱“用得有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钱用得有没有质量” 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大丰区坚持统筹优化,着力提升支农资金使用绩效。按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大丰区对历年来结转、结余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逐一清理,将盘活的存量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围绕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大丰区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各类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全区农业“123”重点工程,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等,做到政府主导与财政政策扶持的有机结合,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

  让钱“用得有质量”离不开涉农资金的监管,大丰区出台《大丰区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按照“项目应纳尽纳、资金应进尽进”的要求,将64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平台发放,杜绝层层转拨、截留挪用等问题发生。积极推进“财政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各项财政涉农资金全部纳入“财政大数据”平台监管,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同时做好涉农资金绩效评价,对主要涉农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管理,加强对部门绩效评价业务的指导和检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杨家明)

责编:陈璐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