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大丰 > 正文
大丰区农房改善“组合拳”助推城镇“美丽转身”
2020-08-19 10:27:00  来源:大丰日报  

  连日来,在大桥镇大桥村二期、大中街道红花村、三龙镇龙东村二期、草堰镇双河村二期等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工地,机声隆隆的“背景音乐”下,施工人员有的在砌墙、有的在浇筑、有的铺设水电线路,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周围经常来“监工”的村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好住处”充满期待。

  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振兴大局。2019年,大丰区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3个,改善农户2174户。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4个,现已开工2307户,至今年年底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将集聚近3万人气。新村新城新气象,在为农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优质住房环境的同时,大丰区也在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真正让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新房子住着就是舒坦,吃完饭我就去门口的广场和邻居们一起跳舞健身,老伴则去下下棋,以前哪有这些娱乐。”大桥镇桃源居新型农村社区的村民吕亚琴对新居十分满意。大丰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不断优化“足不出社区”式的合理布局,除社区办公场所和党群服务中心外,配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场所,让群众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方便群众、适宜居住”为原则,结合社区特色,积极打造文化广场、百姓舞台、文化惠民工作室等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孝老爱亲、邻里友善、家庭和睦的正能量,展现乡村新风貌,构建和谐文明的宜居新家园。

  对于村民吴成美而言,刘庄镇友谊新型农村社区里的创意玩具代加工点让她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她一边熟练地缝制玩具,一边告诉记者,这个代加工点吸纳了400多名村民就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补贴家用,平时农闲时来这里做工,一年收入能增加三四千元。大丰区延伸“家门口就业”链,针对不同村庄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服务业,重抓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产居融合发展,不断放大以农房改善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杠杆效应,推动周边土地集中流转,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并重,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的“龙头”作用,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形成新农民培训合力,并开展“稳就业”行动、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品牌活动,帮助农民顺利就业。新丰镇太兴村依托荷兰花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西团镇众心村利用抛丸机生产基地的优势,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大桥镇大桥村依托东方桃花洲旅游资源,鼓励群众发展民宿经济。

  此外,大丰区还坚持新老村庄同步提升,完善社区道路、污水管网、景观绿化、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把独具韵味的乡愁嵌入砖瓦草木,将特有的“记忆符号”搬进新社区,让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改善住房拔地而起的同时,也不断汇聚着人气和民心。(徐雪)

责编:陈璐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