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扶贫,就是给钱,今年给了钱,用完明年还是穷。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帮忙让我们自己‘造血’,介绍的工作有钱拿,又离家不远,方便照顾家里人。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谈及产业扶贫的好处,三龙镇龙东村二组的罗秋莲很是开心。她告诉记者,通过村里介绍就业扶贫,他们一家三口的人均收入达到一万多元,能够全力供子女求学,女儿研究生也考上了北京大学。
据悉,该镇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为266人,因受疫情影响,今年务工人数比去年下降86人。走访中,负责三龙扶贫的工作人员始终坚信,唯有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该镇不断创新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推广就业扶贫模式,一方面了解贫困人口就业技能,摸清基数情况,另一方面与企业联系,积极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就业岗位和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活动,力促18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人口积极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当前,脱贫“大考”正进入交卷的“读秒”时刻,大丰区坚持问题导向,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四不摘”,持续做好精准文章,奋力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脱贫“答卷”。
健全机制,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大丰区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牵手致富”“三清三实三帮”,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低收入农户一对一精准帮扶,7500多名党员干部与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形成以上率下、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良好局面。
精准施策,全力保障脱贫增收。认真落实“15+2”和“四挂钩三清单”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行“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捆绑帮扶模式,累计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4913人。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生态建设和乡村标准化治理,累计安置3055个岗位,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纳入低保范围,实现政策性保障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制定出台《加快发展村级经济和化解村级债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助推经济薄弱村增收化债。
强化保障,努力推动政策到位。积极实施控辍保学措施,确保不让任何一名适龄儿童失学辍学,2016年以来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3626人次。全额资助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各报销段报销比例。拓宽医疗救助范围,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的个人自负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区17020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在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认真落实住房安全政策,共排查出需改造的四类对象危房户684户,其中98户计划进新型农村社区、138户计划退宅还耕、448户原址改造全部完毕。(徐 雪 茅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