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绿景美,民众所想;水清河畅,群众所盼。全面推行河长制,是维护大丰区河湖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打赢碧水保卫战和河道保卫战的重要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大丰区河长制工作以涉河“两违”专项治理和断面水质提升为重点,常态化打捞河道漂浮物,各项工作成果喜人,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国控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大丰区依水而居,傍水而生,共有河道1782条,总长5722.66公里。为提升河道面貌、焕发河道生机,大丰区组织进行2020年度“两违”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河长牵头、河长助理联系、属地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思路,进一步细化任务,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压紧压实责任,做好“两违”问题全面排查、整理、汇总工作,掌握现场一手资料,形成2020年问题整改清单。各相关镇(区、街道)、部门按照“政府主导、河长牵头、河长办协调、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集聚要素,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大丰区共收到第一批市级交办“两违”问题整治任务20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通过市级验收销号。同时,自加压力,在市级交办的基础上,自行排查出区级“两违”问题28个,已整改到位23个。
各级河长是河道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大丰区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按区级河长巡河不少于每季度一次、镇级河长巡河不少于每旬一次、村级河长巡河不少于每周一次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巡河管河治河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涉河问题,并按照要求撰写巡河日志。截至目前,区、镇、村三级河长已累计巡河29199次,其中区级河长56次。先后召开区级河长制专题会议2次,及时传达领会上级文件精神,部署当前河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大丰区强化河道管护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河长制信息化建设,利用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方法,为河道科学治理与保护提供良好条件,指导各级河长用好盐城市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更加科学地开展巡河工作。按照河长公示牌设置的最新要求,大丰区进一步规范全区河长公示牌的设立和管理,全面完成各级河长公示牌更新工作,共更换公示牌2378块,有效推动了河长信息公开化,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开展河道漂浮物打捞工作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改善水环境、提升河道水质的一项重要工作。9月份,大丰区在全区开展水面漂浮物拦截打捞突击月活动,集中清理河道漂浮物,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不怨上游、管住自身,抓住干流、控住支流,应急治水、根本在岸”要求,突出重点、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河道漂浮物打捞工作,全区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目前,在串场河、通榆河沿线设置8个拦截打捞点,封闭串场河、通榆河沿线敞口101个,投入机械设备35台(套),对上游流入的水面漂浮物进行常态化打捞,日均打捞量在5000方左右,减轻下游河道保洁压力。同时,各镇(区、街道)坚持守土有责,全力做好辖区内各级河道的水面漂浮物打捞工作,正常投入打捞船只182条,累计打捞漂浮物110万方。(杨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