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还是坐着大巴车来的,不过听说到大丰的高铁马上就要开通了,等开通后一定要再来大丰,好好体验一下。”中国江苏网记者张静说道。“高铁通了以后,从浙江来大丰可方便多了,可以说是直达了,真的很期待。”市场导报记者张发平说道。“早就听说大丰景色优美,尤其是荷兰花海和麋鹿更是远近闻名,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眼看看了,一定不能眨眼。”新安晚报记者王吉祥说道……
12月25日至27日,长三角主流媒体记者走进荷兰花海、湿地、港口、企业、高铁站,用新闻媒体人独特的视角探究大丰魅力所在,感受大丰高质量发展成果和如诗如画的优美环境。
徜徉美景,感受文旅融合
走进冬日的荷兰花海,虽然这个时节盛开的郁金香不如其他季节多,但依然能够让人心旷神怡。
浙江在线记者陈彩燕难掩激动,看到自己喜欢的景色就赶紧拿出手机拍照留存。走进花市后,她在一个心形的花环处停下,拿出手机让同伴帮她拍照留念。“昨天晚上我们已经逛了花海的夜景 ,现在白天再逛又是另一种景象,照片拍起来很有欧洲风情,如果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别人一定会以为我去了国外。”同样,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代快报记者也发出感慨,“走进麋鹿保护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然和干净,不管是人工饲养区还是自然放养区,都特别干净,没有一点垃圾。而且可以近距离给麋鹿喂萝卜,真的感觉自己融入了自然。我之前也去过其他景区,但都没有这样的体验。”来到中华水浒园,在中华水浒协会会员、施耐庵纪念馆副馆长丁日旭的讲解下,大家对施耐庵的生平和水浒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目前,大丰区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总投资5亿元的梦幻迷宫、总投资5亿元的恒北原乡温泉度假村建成开放。到“十三五”末,全区景区接待游客达13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20亿元,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态势已初步呈现。
聚焦项目,见证跨越发展
项目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大丰区以园区为载体,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在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智造园项目门口,该区相关负责人着重介绍了智造园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进度情况,智造园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产业集聚效应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走进金风科技公司智能化车间,各类智能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发现车间内的智能化程度很高,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吗?”大家好奇地问道。“我们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实行技术革新,并联合风电产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带动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现在我们拥有市场领先的2S、3S、4S、6S、8S等智能风机产品平台,具有多叶轮直径、多塔架高度、多种可变功率、多种控制模式等技术特点。并且,我们正加快建设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力争2021年全面建成,最终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最先进的国际标准实验研究中心和科技高地。”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了解到金风科技是大丰区风电产业的领军企业,也是行业科研创新集聚的高地后,大家纷纷对该企业坚持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理念表示赞许。
忆苦思甜,共创美好明天
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件物品都见证着一段历史。
中国网上海站记者梁长玉在知青纪念馆一面纪念墙前陷入沉思。梁长玉轻声说道,“走进知青纪念馆,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知青在那段艰苦的岁月和条件下,以坚强的意志在黄海滩涂上建起了如此美丽的农场,这样奋发拼搏、干事创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同样有所感慨的,是澎湃新闻网记者魏莹莹,“我看到了知青从上海到大丰的路线图,正好与即将开通的盐通高铁相呼应。今天,他们走过的路以盐通高铁的形式再次呈现出来,有一种时代的跨越感。大批知青在党和人民的号召下,来到大丰、扎根大丰、服务大丰,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主义精神是我们必须弘扬和坚持的。大丰人民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将大丰这片‘飞地’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大丰港码头上,码头门机高高矗立、坚毅挺拔,静静地诉说着大丰人民的奋斗史。高铁盐城大丰站内,凝聚着大丰人民万千心血的高铁即将“到站”。正如媒体记者们看到的一样,大丰区“十四五”发展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将正式跨入高铁发展新时代,迎接幸福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