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之“实”,在于更好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文体娱乐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涵,为让文体惠民工作落到实处,让文化民生福泽百姓,大丰区全力打造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全民健身的“娱乐地”,构建家门口共享共乐的“文体圈”,打通公共文体服务“最后一公里”。
点亮文化地标,“精建设”塑造市民打卡地。“出手即精品,建成即网红,见面即打卡”,城市建设大会战开展以来,城中板块以此为目标导向,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每一项城建工程,在保质量、保安全、保效果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套搭推进,确保建一块、成一块,高标准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去年5月1日,人民路海派风情街正式开街,带着巅峰颜值重新亮相,喜迎八方来客。人民路海派风情街作为大丰区“一镇一里两街两商圈”的重点项目,承载着大丰人记忆中最浓的乡愁,在这里,市民们不仅可以与一众上海老字号品牌亲密接触,还能追寻和感受海盐文化、本场人文化、农垦文化等多重特色文化的激情碰撞。集休闲、购物、娱乐、饮食、观光为一体的人民路海派风情街,成为市民们新的打卡圣地。
下足“绣花”功夫,“微改造”增强群众幸福感。“我喜欢和老伴傍晚来这个小公园散散步,这里绿化好,走累了也有歇息的地方,还热闹。”住在金丰小区的吴爱华奶奶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赞不绝口。随着人民路与育红路节点东南角的儿童乐园、金丰路与幸福路交界处的金福游园等一个个“口袋公园”陆续落地,街头空地变为了小游园,过去城市中的“巴掌地块”摇身一变成“金边银边”。口袋公园建设作为大丰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区城管局将“小口袋”当作“大工程”实施,致力打造令市民耳目一新的“口袋公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周边环境,搭配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不断挖掘公园区域文化,做到“一园一特色”。不断深化城市绿色基底,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生态环境。“为方便市民休闲,去年,我们结合城市发展需要,规划新建了20座口袋公园,分布在城区道路交通节点和小区附近,深受市民欢迎。今年,我们将根据城区绿化更新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提升新建12座口袋公园。”区园林管理处支部书记袁峰峰告诉记者。 “剩余空间”变成“活力天地”,不仅成为城市中的靓丽新名片,也拓展了社区居民的绿色休闲空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绿色福祉”。
添彩健康生活,“小设施”带来运动新体验。记者来到位于吾悦商业综合体南侧的悦动体育公园,26亩的空间里“五脏俱全”,根据场地特色、运动形式、周边环境等情况,设置500米慢跑道、多功能运动场、活力墙等各类休闲娱乐区域,划分出入口广场区、综合功能运动区、悦动动力区、滨水绿林休闲区、亲子运动区等五个区域。钟摆训练器、扭腰器、腹部训练器……这些 “上岗”不久的智能训练器材,已经在精神矍铄的老人们、活力四射的小孩们手上、腿上开始了“工作”。“您此次运动共计26分钟,心率125,消耗270卡路里。”新的器材里传来机器播报声。据了解,智能健身器材顶部均装有太阳能面板,用于为显示屏供电,实时显示运动时间、心率、热量消耗等信息,让市民更好地了解自身运动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每次锻炼结束后,智能器材都会发出一段语音,告知健身指数,并提出健身意见。不仅仅在口袋公园里嵌入体育元素增加休闲功能,区城管局去年陆续在金丰小区、长新小区等15个老旧小区陆续安装健身器材,及时进行功能更新升级,提升整体人居环境。沿二卯酉河建起5公里健身步道,范围内有公园、慈善文化园等景点和体育元素,将传承历史文化元素与展现现代文明风貌相结合,成为大家晨晚锻炼的打卡地,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坚持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着手,才能让治理更有力度、城市更有温度,书写出城建民生的完美答卷。“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让城市成为市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群众的共同期盼。” 区城管局副局长陈卫东表示,将继续以民生福祉为核心,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王丹丹 高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