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慈善总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和《江苏省慈善条例》,大力践行“慈行鹿乡善美大丰”慈善理念,全面推进“大众慈善、文化慈善、开放慈善、创新慈善”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健康型”慈善工作队伍,助力大丰区慈善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队伍公信力。区慈善总会不断强化思想建设,认真学习全国、省、市、区两会精神以及中华慈善总会、省市慈善总会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等。联合区教育局、卫健委,成立区教育局、卫健委慈善会,在区内所有公立中学、小学、幼儿园、区属医院、镇卫生院成立慈善社工站,切实做到慈善组织全覆盖。主动拜访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市慈善总会等单位,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搭建资源对接、慈善共建的发展平台。每月召开月度例会、机关学习会、支部学习会、驻会会长办公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长办公会,每年召开一次理事大会,确保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全区各镇(街道、区)实际情况,制定与各镇(街道、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指导性募捐计划目标,及时下发、督促和通报,今年上半年实现募捐294.61万元。
精准发力重点项目,体现救助亲和力。为让患病人员和困难群众过上温暖祥和的春节,今年春节前,区慈善总会筹集50万元对常住大丰且患有重大疾病的低收入人口、困难职工、困难残疾人等18周岁以上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和慰问。充分发挥保险精准救助和保障作用,将“慈善+保险”项目做实做细,邀请区众心助困联合会、相关保险公司参与“慈善血透”救助项目,为全区尿毒症患者购买115万元专项医疗保险。强化人文关怀,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为全区211名政策外困境儿童每人发放2000元慈善救助金,合计发放慈善救助金42.2万元。常态化实施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冠名助学、“护苗行动”助医、冠名助医、“牵手期颐”百岁老人慰问、长者食堂助餐、“同舟共济急难有我”、民政社工站慈善志愿、“守望花开关爱孤儿”救助、医疗卫生慈善、建国前老党员家庭适老化改造、“慈善牵手医济老幼”助医等慈善项目。全面实施“幸福家园”工程,全区262个村(居)连续2年认证实现全覆盖。
积极弘扬慈善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推进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推进会精神和市教育局、市慈善总会下发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以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培养广大师生员工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2022年区实验小学、万盈小学和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被评为盐城市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示范点基础上,新增加刘庄实验学校、区第一小学、区康平路小学、区金丰路初级中学和区飞达路初级中学为全区慈善文化进校园示范点。推进慈善文化进医院、社区和机关。在大丰人民医院、大丰中医院、大中街道新德社区开展慈善文化进医院和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在区慈善总会常态化举办慈善书法展,让慈善行为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加强慈善宣传报道。对“大丰慈善”微信公众号进行改版升级,每月增设发布慈善人物、慈善故事等内容,共发布12期、55条信息,并积极向上对接,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主流媒体分别用稿3篇、6篇、8篇、38篇。(李文浩 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