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年纪不大,办事勇气十足。特别是在危难关头,他总是奋不顾身冲在前头,群众有了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他是我们的当家人,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万盈镇西灶村1组村民姚翠云老奶奶像夸自己的儿子一样,赞扬村党总支书记刘小勇。该村的干部群众几乎异口同声称赞刘小勇是位出色的书记。我们还捕捉到一些刘小勇平凡而闪耀的故事。
[一个“猛子”扎进水中]
7月7日一早,刘小勇将村组干部分成两个小组,踏田检查暴雨过后的农田受淹情况。当走到2组中心路与排水沟交汇处时,发现路两边的水位落差有1米多深。路东田里的玉米安然无恙,而路西农田白茫茫的一片。涵洞受阻,刻不容缓。刘小勇随即脱掉衬衫、裤子,只穿了一件短裤,跳入水中。水位太高,无法触摸到涵洞。他毫不犹豫,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双手掏出了一把杂草。有人找来铁镐,还有人拿来大锹。刘小勇接过工具再次潜入水中……
其实,这是刘小勇今年潜水抢险救灾的一个翻版。7月5日下午,刘小勇等人在四竖河挡洪闸巡查时,发现川东港的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河水从闸方下口涌入。刘小勇深知,汛期大量客水压境,如果倒灌,全村的几千亩农田就会受淹,后果不堪设想。挡洪闸就是生命线,必须牢固才能防患于未然。和刘小勇同行的人都争着下水,刘小勇手一挥:“你们不识水性,在岸上配合。”话刚说完,扑通一声跳入水中。他接连扎了几个“猛子”,终于找到症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障碍物清除了,挡洪闸无缝对接,将客水拒之门外。
[一个“箭步”冲进火海]
去年12月2日,1组村民单有才吃完午饭外出办事,家中大门紧锁。一会儿,邻居发现单有才家的厨房屋顶冒烟,立即打电话向村民组长丁亚云报告火情。丁亚云迅速向刘小勇报告,刘小勇闻讯后,火速向“119”报警并急匆匆赶到火灾现场。看到救火的人无法打开厨房、卧室的门,他不加思索,一脚踹开大屋的门,第一个冲了进去。刘小勇冒着生命危险,用木棍打下电闸切断电源,接着冲进厨房,将液化气罐转移到安全地带。村民们纷纷涌进,消防人员也及时赶到,大火终于被扑灭,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看到屋里的家具、粮食完好无损,单有才泣不成声地向刘小勇和村民们作揖致谢。
[一份“爱心”温暖民心]
2021年3月15日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5组村民冯永思、张桂云夫妇来说却是不幸的。这天上午,冯永思骑摩托车载着张桂云在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生一起车祸,冯永思当场死亡,张桂云身受重伤不省人事。后来张桂云经过两次手术保住了性命,还是落下了严重后遗症。屋漏偏逢连夜雨,车祸发生的第2年,两人的女儿在学校突然昏迷不醒,经医院诊断,女儿患有神经官能症。面对遭遇困难的张桂云母女,刘小勇登门慰问、带头捐款,并发动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献爱心,全村共筹集捐款3万多元。还帮助张桂云母女办理申报手续,使二人享受到国家低保户优惠待遇。
温暖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2组村民刘保余肝移植、5组村民吕德生患肺癌时,刘小勇都带头捐款,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全村共有11户因病因灾经济困难的农户,都享受到国家低保户优惠待遇,从而没有后顾之忧。
丁艳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2021年考取了江苏经贸技术学院。但是其父亲常年患病、母亲精神失常,家中没有足够资金再供她读书。正当丁艳准备放弃读书深造的时候,刘小勇伸出了援手。他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先后为丁艳争取到3000元、5000元两笔助学资金。明年夏天,丁艳就要完成大学学业了。她说,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回家为乡村振兴尽一点力,用实际行动报答父老乡亲。
刘小勇是一名调村干部,2017年,万盈镇党委将他从沈灶村调到西灶村任党总支书记。6年来,他处处以身作则,带领一班人踏踏实实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戏剧《七品芝麻官》有一句经典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老百姓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和期盼。党组织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给我们提供为人民服务的舞台,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刘小勇一字一板说出这番话,既是一份沉甸甸的工作总结,又是一份庄严的承诺。(陈万荣 孙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