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大中街道恒北村农家书屋,只见书屋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内容涉及党史、农技、文学、科教、少儿等多个类别。30余平方米的书屋内,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围着书桌坐在一起,静静地阅读着养殖、种植、农技等类型的书籍,时不时地低声讨论具体的操作方法,一派浓浓书香氛围。
60多岁的曹满进是远近闻名的果树种植大户,他经常来村农家书屋阅读各种书籍。“我是全村第一个推广种植早酥梨的农户,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技术跟不上,产量上不去,收入很差。“曹满进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农家书屋里种植方面的书籍非常全面,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书屋苦心钻研,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小小的书本里蕴含着不少大学问,阅读书籍既能充实农闲生活,又能学到许多知识,农家书屋真是我们老百姓致富的‘充电站’啊!”曹满进感慨道。该村党委书记李晓霞表示,现在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经常光顾的好地方,不少村民已经习惯了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到农家书屋翻阅书籍给自己“充电”。有耕有读,“富口袋”的同时更要“富脑袋”,增收致富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农家书屋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该街道坚持“建、管、用”并重,全街道20个村农家书屋实现村村全覆盖,累计配备图书7.69万册,不断丰富图书种类,做到常添、常换、常新。同时,该街道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模式,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开展知识科普、村史传承、道德讲堂、专题宣讲、文化娱乐等活动,做到“屋”尽其用。
此外,有一定专业特长的群众在农家书屋还能免费获得文化培训辅导。村民康存萍喜爱舞蹈,经过专业培训后,她组织了一个同德村老年文艺团队,多次参加区和街道组织的文艺汇演和广场舞比赛,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今年暑假期间,该街道充分发挥各村农家书屋“第二课堂”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阅读,有效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展功能,做到在提升农家书屋惠民平台作用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让农家书屋焕发活力,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乐园’和‘致富加油站’。”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嵇妙妙 卢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