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一位移民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2020-01-06 08:59: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姜生林 薛冬云 夏素红  

  在头灶镇金康村三组,人们说起老党员张济武,都很佩服,夸赞他初心不变、本色未改,是党员中的先进模范。

  今年69岁的张济武,是一位革命伤残军人,也是一位移民党员,他的老家在四川省云阳县九龙公社红龙大队。

  1969年4月份,张济武参军入伍,1970年6月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某部队,张济武当的是一名通讯兵,从普通战士到副班长、班长,他先后获得过两次嘉奖。1974年一月份,张济武退伍回乡后,在山多地少的家乡种植柑橘谋生。

  2001年6月份,身为村民小组长的张济武第一个带头,移民来到我市,落户在头灶镇金康村。从山区到平原,落户第二故乡的移民们,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人打起了退堂鼓,说起了丧气话。张济武坚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自己带头融入新生活,向当地村民学习种养技术,不厌其烦地给其他移民讲解、示范。他在自家承包田里种植大豆、玉米,饲养了40多只山羊、3头老母猪,还栽植了3亩多田桑树养蚕,成了当地老百姓眼中的致富典型。

  在乡亲们看来,张济武不但勤劳肯干,而且乐善好施。平时,他为人话语不多,但是做事实实在在。附近有村民家中建房,请他去搬砖头、做临工,他二话不讲,放下手头的活就赶去帮忙。有村民请他去大棚地里搭把手,他也是随喊随到,从来不打折扣,更不偷工减料,他说:“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哪家都有难处,都有需要人帮忙的时候。”

  张济武落户新家不久,发现通往承包田的生产路上,有一座用楼板搭成的小水泥桥被车压坏,中间破了个大洞,不少过往村民总是绕道走,十分不便。张济武找来树枝放在破桥板上做标记,还专门赶到村里,向村主要负责同志反映实际情况,督促村里安排专门人员对该桥进行了修建。3组门前的庄线路是一条泥土路,上面被雨水冲刷了许多雨淋沟,张济武一有时间,就用泥土和碎砖进行填平,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生产和出行。

  在张济武看来,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一言一行都要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好示范、带好头。他说,每位共产党员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声。每月20日,张济武都要雷打不动地参加村里的党组织活动,说想法、谈建议,尽心尽力完成好党组织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履行好党员义务。

  张济武儿子在老家学的是中医专业,移民新家后,在六灶社区开了一家理疗店,还与当地一位开淘宝店的姑娘结婚,先后生了两个胖小子,一家老少凭借自己的勤劳肯干,在新家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

  张济武本人呢,更是生活出了新高度。他多次被村镇表彰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勤劳致富”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