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一站花开
2020-01-07 16:34: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记者 周洪悦  

  专家讲座、导师示范课、学员展示课、论文写作、反思报告、活动简报……日前,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后简称“东语站”)举办第六期培训活动。全市东语站学员齐聚实验中学,享受业务技能培训“盛宴”。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专门针对乡村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研讨和培训的“站点”,建成于2019年7月。市教育局积极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委派专人负责向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与省教师培训中心申报,立足东台乡村教育、培育学科骨干,成立东语站。半年已过,东语站培育本土乡村骨干教师的成效如何?

  “是市局领导非常重视东台乡村教育,才有了我们东语站。东台初中语文人的学习愿望非常强,38名学员均为自主报名,人数远超出省标。各镇初中学校的校长对老师们学习非常支持,市教师发展中心韩卫标主任、戴贤泽副主任全程倾力指导,目前东语站运行平稳。按期初计划,研修主题为‘乡村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我们每月培训两天,争取经过一年的培训,让所有成员都能达到‘七一成长目标’,即:每位学员能上得了公开课、开得了讲座、写得了论文、做得了课题、出得了简报、带得了徒弟、作得了散文。”培育站主持人、江苏省特级老师、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黄友芹介绍道。

  市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与保障部副主任、市语文教研员、培育站导师戴贤泽介绍,东语站旨在“围绕语文学科素养、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等发展重点,采用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一年内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20天。“这个站最大的特质是量身定做、共研共建。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我们的集中研修会采取专题讲座、导师示范、课例研讨等形式。为了不影响学员的本职工作,东语站集训的强度很高,但学员从不抱怨,参加研修风雨无阻。”戴贤泽说。

  2019年7月建站时,学员们彼此陌生、拘谨矜持。而现在,连三位导师在内的41名成员,人人上课、人人发言,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学员的进步有目共睹。“东语站制定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切实的发展规划以及较为合理的考核评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学员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够展示学习成果、发挥骨干作用,带动本校教师发展。这样的建站务实高效,在内容与形式、管理与培训、理念与操作上,都指向农村学员的真实需求。”培育站导师、安丰镇中学教务处主任贾厚明说。

  富安镇富东学校副校长、培育站班长吴小进告诉记者,他和每位学员都很珍惜这一年的培训机会,他甚至想在不久的将来,也在自己的学校建立一个校级培育站,大家共研共修、对标成长。吴小进身为学校管理人员,平时工作很忙,但每次东语站的集中研训他都热情满满。活动结束后,作为培育站班长的他还要撰写心得,和其他两位宣传委员、七位组长一起制作简报,常常加班到深夜。“中语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在好奇心驱使和领导的带动下,同校语文教师姚海燕也成了中语站学员。在刚刚结束的第六期集中培训中,刚刚进站的姚老师也成功开设了展示课,吴小进则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做专题讲座《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语文“表格式”积累实践研究》。这一教科研成果在2019年江苏省“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主办)。

  “在程韶荣、戴贤泽两代教研员的带领下,我们东台市初中语文有着悠久的教研传统,乡村教师中有追求、想上进的人很多,高手也很多。但由于地域、氛围以及资源限制,不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较为缓慢。东语站有体系的培训设计、较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我找到了成长方向。”弶港镇中学教务处主任、东语站秘书长张加龙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语站要求38名学员自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为学员提供个性化专业支持。他们共设立了7个研修小组,明确研修分工,鼓励学员对话交流、研讨交锋,形成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勉励学员自我成长。为确保培训成效,东语站在年前还将对全体学员进行中期考核。半年的探索总结,东语站形成了“制定目标、按月实施、步步留痕、定期考评、全体提升”的研修模式,提炼出包含“内修素养系列、课堂教学系列、教学科研系列、观摩学习系列、平台展示系列”的套餐式研修方案。

  东语站成员、头灶镇六灶学校的黄兴慧主任说,感谢市教育局特意为乡村初中语文教师设立的培育站。东语站的学习安排可谓精心、精致、精当,他为这次美好的邂逅感到无比庆幸。“‘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东语站自开班以来,为我们请来了众多省内初语界的一线专家——江苏省语文教研员段承校博士、七位特级和正高级教师、兄弟县区教研员及优秀教师等等,名家名师给我们带来了当今初中语文前沿的研究理念及成果——‘语篇学’‘写作因子’‘语言学’‘弱阅读群体’‘弥缝’‘差点阅读’‘融合教育’……一个个名词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贫瘠。东语站不光请进来,还带我们走出去,领略程翔、王君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东语站最大的特色就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学员有很多微型课、展示课锻炼机会,志同道合的我们相互扶持、相互激励。我从三位导师的成长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专心去做一件事,坚持下去必有所成;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每个人,都要努力活成一束光。如果光芒足够明亮,就福泽四方,如果光芒只是微弱,那么就惠及自己和身旁。在东语站,我坚定了自己的专业信念,既然作为教师,就要精于业务,在自己专业的海洋里激起浪花——千岩万壑不辞劳,终归大海作波涛。”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外,引导其增强专业自信也必不可少。“感谢市教育局为我们设立这样一个成长站点。半年以来,在戴贤泽教研员、特级教师黄友芹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多次聆听专家名师们的指导。每期研修,我们都能惊喜地遇见一些神往已久的‘大咖’,聆听导师的教诲,与专家对话、和学员探讨,观摩优质展示课,撰写研修小结,高强度高效能的研修,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精打细磨,在合作与反思中厚积薄发。在东语站这样一个研修平台上,我的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理论知识更充实,专业技能也更有所提升,这给我突破原先桎梏多年的专业发展瓶颈搭建了一座桥梁。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要趁年轻,多学习,多锤炼,多成长。今年,我的盐城‘十三五’农村专项课题研究更加深入,两个研究成果分获江苏省‘五四杯’论文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育管理论文二等奖。除了语文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训外,黄友芹副校长还鼓励学员积极撰写生活散文,她告诉我们‘只有写,你才会教’,并且帮助大家投稿。感谢导师团队的倾囊相授,相信培育站能带着我们乡村教师团队,奔往更远更高的地方。”梁垛镇台南中学教务处主任、培育站组长王晓霞老师感慨万千。

  “东语站半年研修的过程中,局领导一直很关注、很重视,每次活动的承办学校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市实验中学、梁垛镇中学、富东镇中学。我期待东语站能够成为东台乡村初中语文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成为市教师培训的‘供给侧’。优秀教师从来都是自己修炼出来的。半年的系统培训,学员学习热情非常高,竞争合作、互帮互助,业务水平和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目前,我们已有21位学员展示过微型课,3位学员展示过公开课,4位学员的论文在江苏省级评选中获一等奖。作为主持人,每一期活动从策划、邀请专家、我自己的讲座和示范课准备、过程安排、简报编制到后期相关工作以及后勤安排等,确实非常繁琐,但我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好。一方面,教育局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就是一份信任,我不能辜负;另一方面,我也生自乡村、来自乡村,我曾在乡村奋斗过8年,深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甘苦。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不遗余力,和东语站38名语文人携手共进。我期待,2020年东语站能够繁花灼灼。那样,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黄友芹说。

  市教育局乡村教师设站培育的做法,是本市初中教育立足乡土、探寻特色之路的一个缩影。通过本次采访,记者发现,东语站的工作重点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以一群人带动一大片,产生巨大的向心力,营造超强的能量生态场。让大批乡村语文教师养成爱阅读、爱思考、爱写作的职业习惯,提升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多的教师安心扎根乡村,在广袤的乡村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站在2020新年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东语站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