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胜公司是东台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世界知名品牌高端智能手机和电子通讯产品提供专业配套的企业,在疫情阻击战中转行生产口罩,“大材小用”背后的深意令人动容。
2月13日设备调试上线,21日5条口罩生产线马力全开,日产20万只——在面临机械不配套、生产原料紧缺、员工未足额到岗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东台人民合力拿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从成立攻关小组、研究转产口罩技术,到改造现有设备、自制配套模具,该公司仅用5天时间就攻克了生产口罩的各个技术难点和实施难点。大年初七,一个转产口罩的申请电话打到了经济开发区:“我们组织工程师对口罩生产的相关技术和设备改造进行了研究,同时做好了转产准备,目前就缺口罩生产原料和合作的口罩消毒企业。”
很快,这一申请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复与支持。开发区立即组织恒天无纺布制作有限公司复工并承担无纺布供应任务,并帮助领胜联系到了熔喷布供应公司,市相关部门协调相关医药科技公司领走了口罩消毒任务。与此同时,领胜也组织工程师对现有复合机、热压机、切片机进行适应性改造,自制了配套模具,购置了超声波点焊机等设备。
硬件齐了,还差软件。口罩要想顺利投产,还得过行政审批关,工商注册、项目审批和环评报告这三项手续必须要拿齐。为此,开发区甘当店小二,派出经发局的杨晶全程服务。他先到市行政审批窗口接受辅导,后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准备材料。市行政审批局专门开通了口罩生产审批服务窗口,本着“简化审批、立即办结”的原则,仅要求企业办理技改备案与经营范围变更,环保审批则简化为登记表。短短2天时间,领胜公司就拿到了转产口罩的通行证。
在攻破口罩面自动化生产的技术后,领胜的工程师团队进一步将视角投向了自动化耳带点焊技术。受现有技术的限制,目前20万只口罩单“耳带点焊”这一道工序需要100名工人。通过突破“耳带点焊”自动化技术,每台机器效率将达到一小时3000只,极大地释放人力。
企业复工后,不少外地工人无法如期返厂。然而,在口罩生产一线,却迎来了一百多名员工的火速培训转岗。面对“点焊工”短缺的现状,公司不少行政人员也走上了耳带点焊一线,在处理行政工作之余,兼职做起了点焊工。
为优先保障市场供应,领胜公司还为自己量身定制了简配版口罩。相关负责人表示,日产1万只简配版口罩专供本企业员工,而高配版口罩则全部交由政府投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