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经济腾飞
2020-03-04 16:08: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周宴 邹洪喜 赵培成  

  劳动托举梦想,劳动创造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东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创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去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并获得省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6项表彰、总数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

  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有一个个“工匠”们在默默付出。他们用匠心专注研究,用巧手装扮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助力我市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日前江苏省政府发文表彰的“江苏工匠”名单上,我市丁崇政、薛献峰2人荣膺“江苏工匠”称号。

  丁崇政:创新激活传统工艺

  发绣,以人的头发为原料,是东台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发绣行业奋斗40多个春秋的丁崇政看来,做好发绣的保护、创新和传承,要敢于走出去展示,善于兼收并蓄,用创新思维来激活传统工艺。

  1979年,26岁的丁崇政从空军退伍后,来到东台县工艺品总厂工作。从学徒工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副厂长、厂长,一步步学习、改进、成长。在任厂长期间,发绣的销售额从392万元提高到809万元。2018年,丁崇政又多了一个新头衔:东台市发绣协会会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超越自己,成为发绣行业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践行者和传承者。

  “发绣题材广泛,古今人物、山水楼阁、飞禽走兽无所不有。但最难是发绣的主题构思,每件绣品没有可以参照的模板,全靠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近年来,丁崇政不断推陈出新,作品频频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2010年世博会,他改变长、方、圆的传统绣品模式,瞄准世博元素创新开拓,夺得815万元的发绣订单。同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首届文博会,带去《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32件发绣精品,在台北南港展览馆公开展出,引起轰动。之后丁崇政先后四次赴台文化交流,并专门撰写文章《毫发传真情,两岸一家亲》,发表在《江苏工艺美术》杂志上。

  “除了与时政相结合,发绣更需要贴近社会大众的生活。”丁崇政介绍,发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年前该厂曾受台湾某位先生的委托,仿照他母亲生前的照片,用母亲的辫子绣制出一幅肖像。其他比如夫妻结发绣、胎毛绣等以尊崇生命情感为主的发绣作品也更受现代人钟爱收藏。

  和很多传统工艺一样,发绣也面临传承的问题。多年来,丁崇政举办培训班16期,累计培养发绣新人467人,编写教材为东台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发绣班授课。“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以此为业。”丁崇政颇为担忧,从事发绣的大多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不多。“找到年轻人感兴趣的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这是发绣排头兵和领路人的责任也是义务。”

  薛献峰:敬业助力科技发展

  薛献峰,1976年出生,从事机械制造行业20余年。翻开他的职业履历,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贯穿其间。

  历经多年刻苦钻研,他提出了船用设备电、液系统故障四步快速诊断及处理法,成功解决液压系统技术难题,在海军装备系统推广。他在省、市组织的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14年,参加江苏职工技能状元大赛盐城选拔赛,获得钳工组比赛第一名,被授予“盐城市技能状元”称号,2016年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称号,2017年获得“盐城制造工匠”荣誉。

  “薛工加入公司算是机缘巧合吧。2018年,我在东台人才网上看到他的简历,通过电话沟通了好几次,最后在面试时一见如故、一锤定音。”据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荣华介绍,薛献峰是个优秀的人才,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很强。在公司同事眼中,薛献峰工作踏实、精益求精,谦逊果敢而富有担当,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科华医疗器械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多项专利,再将专利转化为成果,形成新产品投入市场从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作为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助理兼车间领班,薛献峰全程参与公司的新产品“自动密封尿液采集器的研发及其自动化生产”项目的研发,成功申报“系泊绞车恒张力控制系统”“被动式升沉补偿系统”等专利,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产业化。目前,公司正和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共同研发自动微量血浆采血管,与江苏大学合作研发如何提高塑料采血管的亲水性。薛献峰表示会坚持创新精神,努力实现所有产品全自动化生产,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在培养新人的过程中,薛献峰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的技术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培训授课超过200余人次。如今芳华吐圃,他带过的徒弟都已成为技术骨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薛献峰感言:“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钻研思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才能改进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产品的精益求精。”

  良工巧匠竞涌 源自沃土滋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当把它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综合施策。

  东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勤劳、聪明的东台人在这片沃土上弘扬“工匠精神”,孕育出一批批能工巧匠。市人社局局长许学军表示,当前,东台市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培养技能人才,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职业竞赛,让“工匠精神”润泽社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让优秀技能人才遍布各行各业,凝聚成开创“强富美高”新东台建设的强大合力。

  目前,市人社局正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选拔、激励等环节入手,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此外,他们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对口劳务协作,破解企业用工用才的结构性矛盾和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