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卢崇俊--退而不休 乐于奉献
2020-04-20 09:25: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记者 张莉琳 通讯员 许春华 周春兰  

在唐洋镇镇志编撰室,卢崇俊正在仔细核实资料,瘦长的身形,却格外精神,完全不像已过八旬的老人,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能再工作10年。

2000年4月,卢崇俊从该镇农水助理岗位退休。他服从组织安排,继续发挥余热,20年来,扶贫帮困、调研献策、建路修路,工作一线上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工作退了,党员身份没有退;工作变了,不忘初心的宗旨没有变。

八旬的他,每天下村组、跑单位、做采访、拍图片,将唐洋的发展史编撰成册永久留存。

他说工作中要本着真心做事、真情待人。他积极采用“物技结合”做到扶贫“三到户”,即辅导实用技术到户、无偿资助实物到户、解决实际问题到户。2004年,三峡移民李品国刚到郭沙村,在不懂技术的情况下跟种了7亩大棚西瓜,卢爹亲自上阵,到田到棚教授治虫、施肥、授粉、整枝等技术,并为李品国送去化肥和叶面肥。当年,李品国西瓜丰收,总收入达到15000元。2008年,唐胜村汤显云丈夫因癌去世,自己又身患淋巴癌,儿子在外上大学,自家有田却无力耕种。卢爹得知后,与她结对,帮助她选定玉米作为帮扶项目,免费送去种子、肥料,解决种植技术问题,当年玉米产量2700公斤,增加收入5950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卢爹却说这些事情都是常事,别人有困难,顺手就帮了。

卢崇俊先后与6户三峡移民,14户“三缺”农户结对挂钩帮扶,登门到田辅导实用技术,无偿资助化肥2150公斤、种子86公斤、农药286瓶(袋),现金1400元。

他对“三农”工作充满感情,经常把“三农”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措施、新亮点加以调查总结,先后撰写各类调查报告。2005年他撰写的《要得致富快,发展大棚种蔬菜》,介绍了郭沙村发展大棚蔬菜的经验,随后各村开始推广种植经验,很快,大棚种植蔬菜项目在全镇展开,种植面积一年发展到3万多亩。

退休后,他有段时间曾到路道建设办公室继续发挥余热,质量监督是他的工作,部分施工队偶尔会动歪脑筋,想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取利润。他坚持原则,严把监管关,对一些虚设的工序和附设工程,能减的减掉,对不切实际的标准按实调整;他公开叫板老板,不要送礼、不要请客,并请大家帮助监督。每天都到工地、料场检查验收处理问题,解决施工中的隐患,先后参与建路、修路和监理施工的路道118条,长257.8公里。

2017年3月,卢崇俊接手编写镇志的任务,他不会用电脑,几十万文字任务可把他难住了,他思考再三,决定手写。

当时78岁的他骑车下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走访老同志,翻阅尚存档案、查找现有资料,搜集整理资料卡300多份,10多万字。先后反复四次编写、修改、誊写文稿,共写成初稿9篇、33章、120节,初稿文字35万字以上,成稿文字26万字左右。

卢崇俊荣获各级表彰奖励的证书有64本,2015和2016年分别被盐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和“正能量之星”。纵使如此多的荣誉加身,但如今81岁的卢爹依然在前进的路上,不停歇。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