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东台疾控--全员投入战“疫” 常态防控看持久 誓做健康守护人
2020-07-03 10:03: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丁秀芹  

近期以来,面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无常的形势,市疾控中心党组织发出“无后方、全投入,讲奉献、见效率”的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履职尽责,全力守护本市防疫安全。6月中旬至今,已流调摸排195人次,咽拭子采集1039人份,重点场所消杀2200平方米,为防疫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守门人”

清晨5点半,市客运中心回东人员转运点。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副科长丁海健早早做好防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转运点由市疾控中心领衔,联合公安、交通等单位建立,对乘汽车、火车进东台人员按风险级别进行信息登记、流调摸排。“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您好,请出示您的苏康码。”“您好,请问您具体住在北京哪个区、哪个街道? ”繁琐的流调、重复的问询,这中间还要对不理解、不配合的旅客反复宣传做通工作,一天下来嗓子哑,半月下来喉咙发炎,但丁海健不敢丝毫松懈。他觉得,这里是进出东台的第一道关口,当好这个第一“守门人”关系重大。

母亲的眼泪

核酸检测是现阶段疫情防控的最主要确诊手段,其结果的准确性,离不开高质量的采集样本。对东台疾控人来说,重点地区高危人群是他们的主要采集对象,量大、面广。采集点流动、分散,汽车站、火车站、高铁工地、医学集中观察点……每天来回奔波忙碌。露天作业、就地取样,高温下,全副武装的他们反复被“桑拿”,那滋味只有亲历的人才能体会。然而,从他们那里听到的常常是“我年轻,我上”“我是党员,我上”。

朱莹莹是检验科骨干,丈夫在外地工作。面对繁重的采集任务,她不得不把三岁的儿子托付给母亲照看。刚刚母亲又打来电话:“莹莹啊,小家伙晚上不肯睡觉,哭喊着要你呢,人都瘦了! ”朱莹莹一边安慰母亲,一边传授“哄儿经”,说着说着,眼泪不由地掉下来,已经好些天没见着儿子了!“莹莹,医学集中观察点又来新人了。”“好,就去。”她应答着同事,赶紧擦去泪水,拔脚就走……

很累,但绝不当逃兵

周兴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作为东台市疫情防控医学集中隔离点的专业负责人之一,接手任务以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既要组织、指挥、协调,还要临场处置。有个别隔离人员情绪不稳,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现场一度失控。周兴军果断介入,耐心细致与工作对象促膝交流,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另一方面,他注意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传授群众工作经验、方法,促进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他的带领下,进驻东台市两个隔离点的疾控人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每天24小时,随时接处情况,常态下,从早上7点到凌晨1、2点基本都处于工作状态。体温检测及症状筛查、心理疏导与沟通、餐食安排、垃圾处理、预防性消毒等等,繁杂而严密的工作考验着每个人的精力、体力。周兴军对笔者说:“说实话,确实累!养兵千日,用在战时,作为专业人员,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当逃兵!”

在市疾控中心,无论是流调组、采样组、消杀组,还是信息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为了疫情防控,不分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哪里需要哪里去,立足岗位作贡献。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坚守、坚持与坚定。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