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溱东镇鲍庄村,4架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平稳飞行。飞机挂载的喷洒系统将除草药液均匀地喷洒而下,仅仅7个小时,1000亩水稻的植保作业便顺利完成。
“以前是人背着药桶给庄稼打药,一人一天最多喷洒10亩地。用上无人机后,一人操作一架无人机一天能喷洒300多亩。”承接植保作业的东台雨燕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子敬说。
时下,植保无人机凭借精准、高效等优势,一跃成为东台市田间地头的“新宠”。今年夏种期间,全市共投入植保无人机182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28台,将小麦赤霉病扼杀在了萌芽阶段。无人机的使用也为东台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在农业领域,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力。在科技力量的驱动下,智慧农业改变了原先“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赋予了农民新的内涵。
近年来,以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农业在东台市蓬勃发展。组织实施智能农业“一镇一点一村一店”建设工程,建成智能农业示范点38个,被评为全省智能农业示范市。依托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持续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吴明珠院士、张洪程院士工作站成功入驻三仓园区、五烈园区,全省首个辣椒专家流动工作站落户南沈灶园区,建成全国种源中心3个、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以上涉农科研平台23个,每年引进应用“三新”技术60项以上。
乘着夏日的微风,探访点缀在全市各镇区的智慧因子,记者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都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仲夏时节,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座座智能温室大棚里别有洞天: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这里的瓜果蔬菜不仅品种多、品质好,而且还极具观赏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果蔬的清香。每座智能大棚内都配备着一个显示屏,屏幕上,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风、灌溉、施肥等尽收眼底。
三仓镇农业推广中心主任袁飞介绍,在以前没有引进农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前,10亩的温室大棚需要4名农民种植,如今只需1-2名,节省了一半的人力。“我们的平台还拥有实时视频监控、远程专家指导、生态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等功能,能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联网,让农业专家们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帮助诊断病虫害。”
在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参观了由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主导的优质适味水稻品种试种品鉴区,在这里,每年都会选育、试种优质水稻田种40个左右。在早年推出9108等特色水稻精品的基础上,今年又大面积推广本地选育成功的高档稻米“东台小町1号”。在园区4000亩核心区内,全面施行育苗摆栽、绿色防控、侧深变量施肥等技术。开发出胚芽米、五彩大米、型选大米、高端糙米等优质系列大米,特别是富含硒、锗、锌等微量元素的功能大米备受高端客户青睐。
由退伍军人刘和平创办的时堰镇双马养殖场是拥有20多万羽鸡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产业。该养殖场自2016年新上智能信息控制系统后,能精准调节养殖温度、湿度,蛋鸡喂料、饮水拾蛋、清粪等全部实现自动化,1个人可养殖5000只鸡,4栋现代化智能鸡舍里仅仅需要4名工人,减少了三分之二的人工使用。
通过智慧农业,从插秧到收割,全流程都是机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台市大力推广大宗作物全程生产机械,突出农机作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县推进示范市。今年以来,已新增小麦精量复式播种机40台、高效植保机80台、乘坐式插秧机80台、稻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
谈笑间,粮食丰收了,蔬菜卖上好价钱了,钱袋子鼓了,农忙季节也少了农民忙碌的身影。智慧农业拉近了政府、市场和农民的距离,让他们不需为农作物打药不及时影响产量而“上火”。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不用为农产品滞销心急,过上惬意自在的智慧生活。
江苏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东台大米产业发展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模式。该联合体实现定单生产,分级管理,加价收购,以每斤高于市场价8分钱收购,待收获后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成员进行二次分配。今年已与淘宝、京东、抖音、国贸在线等线上平台达成销售协议。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农业发展更加高效。东台市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结合“一村一品一店”特色产业打造,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文件中专门制定了奖补政策。同时,借助覆盖全市363个涉农行政村的益农信息社,积极引导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今年上半年电商销售额达16亿元。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农产品曾受到一定制约,东台市在原有网络平台销售的同时,主动与国贸集团合作,利用其在本土的知名度和平台优势,“国贸云”首次上线就吸纳优质农产品企业和基地8家,食品安全和质量可追溯有保障,后期不断有农产品生产者加入国贸云销售平台,成效非常明显。在保证电商销售的同时,积极响应“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的创建,主动和京东、苏宁易购对接寻求合作,目前已完成建设方案申报,将带动东台市农产品电商发生质的飞跃。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重点在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园艺、大田生产、农机作业中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采集,推动环境自动监测、水肥一体化、饲料精确投放、病虫害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等智能化、精准化和自动化生产,为东台市农业大数据提供科学、系统、准确的基础性资料,为农业生产可行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