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镇富民村8组村民张小双今年养了1万多只鸡。据他自己估算,年底一售完,纯收入又能有三万块钱。张小双依靠产业实现脱贫,成为富民村的脱贫典型。
张小双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重残,不能正常行走,妻子视力残疾一级盲,有一个即将上初中的儿子。2015年,张小双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分析脱贫主要制约因素。知晓他之前还有点养猪经验,与他结对的扶贫干部提出扩大养猪规模,猪仔、流动资金等帮他想办法解决。张小双心动了,也行动了。
为此,他起早贪黑,自学技术,付出是常人的几倍。刚开始时,张小双苦于不了解养殖技术,村委会多次安排其参加养殖技术讲座、培训,指派专人提供饲养技术、市场销售跟踪等服务,并邀请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到他家现场指导。猪场扩建需要流动资金,镇村积极协调,帮他争取到小额信贷资金3万元。
有了这笔信贷资金,张小双当即着手整理圈舍扩建场地、购入猪仔。他投入全部精力,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虽然动作不便,但小双踏实肯干,不久养猪场就经营起来了。2017年饲养的生猪出栏460头,毛收入21万元,将成本收回,还略有盈余。2018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线以上,实现脱贫。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帮扶工作人员多次登门,动员他将存栏猪应售尽售。张小双听从建议,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考虑非洲猪瘟影响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后,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张小双决定放弃肉猪养殖项目,发展草鸡养殖。一开始家里人不同意,认为安稳种田就足够了,另外投资养殖风险较大,万一做不好之前赚的钱都会亏进去,所以坚决反对。帮扶人员再次登门,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思想做通了,但资金、技术等难题又接踵而来。资金不足,帮扶人员帮他又申请5万元无息贷款。没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人上门服务指导。张小双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坚定家人的信心,去年他将猪场简单改造成鸡舍,从3000只草鸡开始饲养,每天观察鸡群的生长情况,当年草鸡饲养量达到12000只,毛收入达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