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市义工联开启新学年助学圆梦核查工作,近百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寻访15个镇区300余户申报家庭,用脚步和汗水核查申报家庭的真实情况,从而筛选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给予资金资助和思想关爱,促进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早晨7点钟出发,下午6点钟结束,当天总计核查16户家庭,这是第11组的核查成果。参与核查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牺牲周末休息时间自愿服务。
朝阳旅行社老板娘韩小卫义务驾车,即将上小学的女儿妞妞也跟随前往,“让她近距离感受贫困人家孩子的生活状态,培养爱心,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韩小卫虽是名女司机,但是乡间小路,河上小桥,都被她以“再次驾考”的过硬技术顺利通过。女儿妞妞经她事先嘱咐,默默地跟在大人后面,偶遇性情开朗的受访孩子,她仅用短短几分钟就和他们玩在一起,倒是化解了被访孩子对陌生人的隔阂。
资深义工“踏钢丝叉”常年参加公益活动,多次参加助学核查,对于核查工作了然于心。核查中,看见特别困难、又特别优秀的孩子,他总会不自觉地掏腰包资助,“虽然我不是很有钱,但是几百块钱对贫困学子来说意义重大,能帮助他们我乐意。”他笑着说道。
市义工联爱心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8年,蕴藏着成百上千名义工的汗水和辛劳付出,募集爱心善款、组织义卖、开展“焕新家园”活动、定期上门走访……关爱贫困学子,他们是桥梁、是执行者、也是爱心人士,用实际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克服家庭带来的限制,让他们安心学习。助学活动共计资助贫寒学子856人次,发放物资100余万元,先后有百余名受助学子考取重点中学,60余名学子考进大学。“资助的孩子中,有人考上大学后申请助学贷款,自愿放弃资助,他们说给需要帮助的弟弟妹妹。”资深义工丁晓丽说,在行善的路上,他们也时常被凡人善举所感动。
居住在晨光满园的受访学生小朱,自小患有耳疾,右耳带着助听器,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专职在家照顾兄妹二人,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城东买了房。23日,志愿者上门走访时,小朱的母亲热情接待,向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家庭情况。末了,她告诉志愿者,虽然小孩患有残疾,但家庭还能支撑,希望将名额给需要帮助的人。不卖惨,不贪财,一切均从孩子的未来考虑,志愿者盛赞这位妈妈有格局。
家住经济开发区蟒河村三组的小冯,现年9岁,父亲早逝,母亲离家,他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志愿者到达他家时,小家伙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看见来人,小冯礼貌问好,在受访过程中也落落大方,流利应答。原来,爷爷以前做着小生意,因小冯父亲意外死亡深受打击,也就没心思做生意,随着年岁渐长,疾病缠身,腿疾行走均需拐杖,但从未放弃对孙子的教育,无论为人还是学习,从不放松。“宠爱但不溺爱,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太差。”小冯爷爷的教育方式让义工们感触很深,而参照评分标准,小冯有很大机会获得资助名额。
助学圆梦活动关注的是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在核查过程中,志愿者们严格参照表格,据实情打分。他们的辛苦付出为寒门学子谋得资助,在情感上也得到了慰藉,表示渡人渡己,行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