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旅游公路1号线先导段上,几名工人正修建驿站,路面除了原有黄色标线外,还新划了蓝绿四条彩线,体现“两海两绿”发展路径;蹲麋线上正实施道路拓宽施工,挖掘机、工人忙碌不停……近段时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旅游公路设计标准,对沿海多条公路进行改造、美化,提升通达性、美观性。
建设旅游公路是盐城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目的是以旅游公路建设为抓手,整体谋划推进,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农业农村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规划打造7条主题线和8条支线,涉及本市的是旅游公路1号线、3号线和黄海森林公园支线,境内项目总长190公里。
按计划,今年本市需完成1号线的打造。该线起于大丰与本市交界处的X202蹲麋线,向南至X301川曹线,向东至川水港后沿X201海堤公路穿352省道,再向南经龙王古寺至X308弶富线交叉处,转向西沿X308布线至G228,全长约50公里。改造内容包含路基路面、交安设施、驿站设施、慢行步道、建筑景观、个性化交通标识等。在景观设计上,契合本市“范堤新韵 畅享东台”的农村公路品牌,围绕“寻海之旅,大美之路”的景观主题,打造金色田野之路、蓝色海港之路、彩色家园之路、粉色浪漫之路等四大景观板块,沿路重点打造金色东台、渔舟唱晚、海堤春望、蓝色花海、扬帆起航等五大主要节点,同时整合沿路村庄、居民点设施,提供餐饮、购物服务,以点带面串联路网,力求将旅游公路打造成景观路、生态路、致富路、幸福路。
目前,1号线先导段15公里已完成安保工程、彩色标线、标牌施工;景观绿化工程道路两侧各10米杂草已清理,撒播草花工作完成50%,路肩金边阔叶麦冬已栽植30%,驿站钢结构主体完成过半。先导段以外的35公里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单位正在进行老路补强维修,计划10月底完成提升工程。
在打造好旅游公路1号线的同时,本市着眼绿色发展和长远未来,提出了围绕1号线打造周边路网串联周边景点的规划。市交通运输局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现场踏勘,初定本市旅游公路1号线路网分为北环线和南环线,共计13条路,约100公里,含海堤公路、花林路西延、黄海森林公园海堤支线、银杏大道、条子泥景区路、风光渔路等。目前设计单位正根据《盐城市旅游公路1号线设计导则》要求,结合1号线整体风格及周围景点,对路网的沿线标识、标志和标线进行专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