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没有困难的事,只有不愿努力的人。”在江苏蓝海商砼公司过磅间,身残志坚的试验员董义龙一边用左手一笔一划地记录着每一辆出厂的混凝土搅拌车车号和过磅重量,一边鼓励身边的工友。
“别人用半小时完成的操作,我就用一小时来完成,只要能完成任务,时间长一点,工作累一点都没关系。”在蓝海工作3年,董义龙从没因自己是残疾人而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在每天的试验中,将重约10公斤的试块放入夹具时要用双手负重进行精确操作。这对其他试验员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常规动作,但对于只有一只手的董义龙来说,却并不容易。为了完成这个操作,他不厌其烦,用一只手轻拿轻放,慢慢移动,校正平衡,力争不让试块有任何摔碰变形、漏浆散落或仪器受损,确保试验准确无误。
今年51岁的董义龙是时堰镇人,2003年11月因为一场大病,让他落下右侧上下肢残疾以及说话口齿不清等后遗症。“刚出院时,我只能躺在床上,家里家外全靠妻子一个人操持,心里很不是滋味。”董义龙说,他的妻子每天除了上班和送孩子上学外,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为了不成为家人的负担,生性好强的他下决心不仅要站起来,而且要走出去,挣钱养家,残而不废。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董义龙每天坚持锻炼,右手残了,就用左手练习吃饭、洗衣、写字;右腿瘸了,就加强左腿的协调和耐力训练。如今,董义龙虽是三级重度残疾,但走路、吃饭等生活已能完全自理,这让他很是知足,就连给他治疗过的主治医生都说能恢复成这样,靠的就是顽强和毅力。
走出阴霾,拥抱阳光,这是董义龙的家庭梦。身体渐渐康复后,董义龙一直想找份工作,在替妻子分担一些家庭负担的同时,重新走上社会,成为力所能及和自食其力的人。他先后做过加油工、打杂工、放衬工和记账员。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能接纳他的企业屈指可数,而让他选择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工作中,由于手脚残疾,同样的工作量,他要用别人的双倍时间去完成,也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他从不言放弃,咬牙坚持,与命运抗争。2017年,通过微信联系,他的老同学、现为江苏伟业嘉盛集团的董事长陶叶招聘了他,在蓝海商砼公司为他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这样,董义龙成为了一名特殊的“蓝海人”。
初到蓝海,公司按照他曾经担任过管理工作,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特长,让他司职门卫、过磅签单并兼任食堂司务长。他吃住在厂,以厂为家,兢兢业业。一年后,生性好强的他要求学习商砼试验技术,为公司多作贡献。在工友的帮助下,董义龙不断地操作实践,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商砼试验技术的操作流程。由于行动不便,为了不影响试验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他每天凌晨4点50起床,来到工作地点,提前开始工作。
现如今,董义龙已经成为了身边工友的榜样。不仅效率不低于别人,还经常用自己的事例开导、鼓励他人,成为车间里的鲜活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