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小镇,美丽弶港。黄海风、大海情,独特的资源禀赋、优美的生态风貌,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让这里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又一个重要节点。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重塑城市的视野与格局,高铁开通即将上演城市的速度与激情,“世遗”名片日益彰显城市的品位与价值。弶港镇党委政府以全局性系统性思维统筹谋划,提振全镇上下精神状态,破除边缘化意识,以争当高质量发展急先锋的战斗姿态和豪迈激情,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在寻新机开新局中开启建设沿海开发特色镇的新征程。
经济赋能。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倾力拓展大旅游、大农业、大总部、大渔村。着力补齐农旅、林旅、渔旅、文旅融合发展短板,建好甜叶菊产业园展示馆、百果产业园;协同黄海森林公园,定期举办以森林音乐、甜蜜产业为主题的推荐活动;统筹推进巴斗、蹲门等渔村建设,挖掘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渔文化风情村庄;突出主体经济自主发展能力,重点盘活集镇及被撤并乡镇所有闲置地段和破旧厂房,为民众创业、外来项目提供发展空间。年内招引总部经济项目15个以上,力争二三产业项目4个,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特色镇发展基本盘。
特色重塑。重抓特色港城、特色街区、特色渔村建设,按照城镇化“十个一”要求,新建电影院、农贸市场和海鲜大卖场,有序改造提升背街后巷,创建文明巷道;以弶六路为轴线,打造集教育生活品质区、海鲜饮食特色区、文化娱乐高端区于一体的2公里海鲜文化街;以巴斗村为载体,建设融渔文化、海观光多元素的“最美渔村”。
产业富民。以产业园为龙头,稳步发展甜叶菊、瓜菜、林木三大产业,着力吸引“三资”建立龙头加工企业,拉长蔬菜、林木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富民“含金量”。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村村建立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培育省级规模种植农场,新建农投公司,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借助黄海森林公园辐射优势,成立村居劳务公司,提供用工信息,帮助农民扩大非农收入。建好有品质、有特色、有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置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