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东台最南端的农村学校,一间不到90平方米的训练室,一位“半路出家”的教练员带着10来名零基础的初中生,创造出了一支省级冠军队。
在不久前落幕的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总决赛机甲大师青少年挑战赛中,唐洋镇中学作为该项目的唯一农村学校,成功击败南师大附中、苏州星海实验中学、西安交大苏州附中等16支劲旅,登上冠军宝座。
唐洋镇中学机器人训练室由教室改装而成,紧凑布置满电脑、桌椅、机器等各种设备。“你看那个工程车,那是我们用化妆盒改装的。”战队教练员崔志强老师指了指一台机器人说,这些设备都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甚至连指导教师的他都是从物理专业“跨行”自学成才。虽然来自农村,但孩子们很努力,平时抓紧课间操、活动课每一个碎片时间刻苦训练,比赛前集中狠练了一个星期,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程序代码、练操作、打配合。
2018年,唐洋镇中学参加盐城市机器人大赛斩获第一名,被推荐到省内参赛后,用借来的机器人再次拿到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去年第28届省赛上,学校派出的两支队伍均冲进8强,其中一支队伍取得全省第四。对于这样的成绩同学们仍觉得惋惜,今年的比赛每个队员都憋着一股劲儿,花了一年的时间苦练技能,最终折桂。
自2015年起,学校就逐步开始推进科学普及与科学创新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逐步形成以机器人、创客教育为主的科技教育特色。建构起科学“三级课程”,把学科需求整合进课程,把兴趣爱好融入社团发展,把素质培育根植于社会需求。
科学课上动手制作万花筒、针孔照相机、生活除污剂,让学生感受物理、化学的魅力……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唐洋镇中学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减一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东台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上持续发力,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教育,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辐射到边远。就唐洋镇中学而言,相关单位为其“三级课程”提供了全方位的构建指导,市科协每年给予10万元科普专项资金支持,这些都是学校大兴科学教育的坚实保障。
记者了解到,东台市各中小学在市相关单位指导下,通过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名师大咖研讨、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推进科学教育稳步发展。市科协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38万元建设科普阵地,包括学校创客工作室、STEM工作室、建设科普e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馆等。同时,每年组织多次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中小学科技教师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评比,提高名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全市中小学配备科技辅导员590名,已实现全市各中小学配备科技辅导员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