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阜宁: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江淮乐地 谱写民生幸福新画卷
2020-02-04 10:57:00  

  民者,国之根也。

  民心关注民生,民生汇聚民心。满足群众期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手中有“真金白银”,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振着阜宁百万人民对改革发展的信心。

  巩固“民生之本”就业创业总量不断扩大

  “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工作,工资待遇也不少,照顾家里和赚钱两不误。”在今年举行的鼓励返乡乐业暨服务企业引才用工大型招聘会现场,来自沟墩镇的陈秀满在一家招聘台前正填写应聘材料,之前在苏南打工的她想在家乡的企业找份工作,就留在家门口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我县深入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补齐短板、紧盯重点、扩大优势,努力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切实加强创业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用工,为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双重动力。我县返乡乐业工作连续3年受市表彰,促进就业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2019年,我县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539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4.24%。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9%,全市排名第三。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7.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36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2%,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27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1.6%。一系列实招、硬招确保了我县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向好。

  大力促进返乡就业,我县对返乡人员首次在县内重点企业就业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对首次在阜购房的,按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给予购房补贴。连续举办新春大型招聘洽谈会和开发区、高新区、西南片企业专场招聘会,累计吸引5800多人返乡就业。

  “每天把孩子送去学校上课后,我就到这里来上班。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没有耽误,而且每个月下来还能挣个生活费,日子过得挺充实的。”近日,在阜城街道向阳社区手工活作坊,陪读家长王云一脸幸福地说。深挖县内潜在资源,我县还在全市首家开展促进陪读家长等闲置劳动力就业,立足县内,面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等闲置劳动力资源,组织缺工企业安排人员到周边集镇开展赶集招聘,发动员工进行“亲带亲、邻带邻”招聘,组织综合招聘、专场招聘、县镇联动招聘24场次,组织2700多名陪读家长入企就业。

  多方开展引才活动。巩固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劳务基地,与当地人社、教育部门签订定向输送、定向委培合作协议;鼓励企业自主外出招聘和发展劳务合作关系;加大对劳务中介补贴力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服务县内企业用工。

  我县积极整合县内培训资源,统筹制订培训计划,深度推行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企业订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群体,分层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培育“生力军”,通过开展培训“镇村行”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和大龄人员提供家政服务、育婴、保洁等短周期培训,努力使其具备自主择业能力。2019年,已培训356名贫困劳动力。培育“排头兵”。积极拓展培训专业,认定一批具备资质的规模企业,在人社部门提供培训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自行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育出一批能够快速适应生产需要、提升生产效率员工。2019年,已组织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3266人。培育“特种兵”。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市、县专业院校系统培训和选拔活动,催生一批能够创新创业的高、精、尖人才。2019年以来,我县新增高技能人才1080人。

  除了通过技能培训扶创业者“上马”,近年来我县还相继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扶持铺就全民创业之路。完善一个项目库。不断收集和更新适合县情的小本创业项目,通过印制手册、户外推介、网络推介等形式,引导群众明确创业方向。目前,我县创业项目库已累计收录工业、农业和电子商务类项目169个。巩固一个支撑点。完善和发展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管理机制,联合经办银行探索更加灵活、安全的担保办法,进一步优化贷款发放流程、缩短贷款周期,研究推出续贷办法,支持更多初始创业群体成功创业。富民创业贷款发放连续2年发放额度超亿元,2019年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惠及人数836人。组建一批“店小二”。以县培训中心为基地,提供“1+X”和“互联网+”创业培训,提升有意创业和初创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创业专家指导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全面、全程服务。发好一沓“大红包”。贯彻落实新一轮全民创业激励政策,用好全民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初次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金水电补贴、创业贷款贴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支持大众创业。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创业补贴278.13万元。

  筑牢“民生之基”民生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12月17日中午,记者来到吴滩街道吴滩居委会日间照料中心。当天近百名60岁以上老年人,结伴在这里用餐,三菜一汤的饭菜老人们吃得很香。“自从有了这日间照料中心,中午我们不需要自己做饭了,在这里吃饭很方便放心,只要花3块钱,这真是政府为我们老年人办的一件大好事!”今年78岁的刘古标,老伴去世的早,儿女都在苏南工作,他独自生活在老家,原来中午懒得做饭,东一顿西一顿凑合着,日子过得很没规律。自居里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后,刘老爹就像上下班似的,早出晚归,脸上整天挂着笑容,逢人就夸党和政府好,见人就说我晚年生活能上这样,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吴滩居委会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创建于2019年9月,占地面积180平方米,配备了健身、娱乐、理发、餐饮等多个功能室,为全居960名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每天接待百名以上老人。自日间照料中心开业以来,居委会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到中心享受免费理发、按摩、测量身高与血压、茶水服务。老人上午到中心喝茶聊天,听听音乐、看看报刊电视,中午缴上3元钱,就能吃上一荤两素一汤可口的午餐。下午喝着茶水,打着棋牌,或者健身按摩,傍晚回家,老人们可以在这度过愉快而又充实的一天。

  在阜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像吴滩居委会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这样的养老服务机构。2019年,县政府将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启动“2211”项目。通过财政投入,撬动民间资本9000万元,在吴滩街道、东沟镇建设两个医养融合高端养老中心,在吴滩居委会、山阳花苑建成两个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同时建成一个县级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实施一批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目前,我县共有养老机构19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8176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总数达2950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达60%,已挤身全市前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可以看西医,还有中医馆,推拿拔罐样样行,还有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现在看病特别方便。”家住香港城小区的张玉芹提起近年来我县卫生服务发展赞不绝口。

  我县着力在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下功夫。2019年,我县成功创成“中国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通过复评。积极推进基层优质服务。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郭墅镇卫生院和益林蟠龙等10个村卫生室通过省示范验收;陈集、硕集等3家卫生院通过市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评审。围绕“质量、规范、真实”三大环节,有序实施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坚持“办事养人、购买服务、费随事走”,既注重量上要求,更注重质上提高。

  我县还积极推进医联体实质性运作。规范县级专家基层坐巡诊、查房、讲座等优质资源下沉模式,采取基层申报、县级统筹方式,2019年累计安排县级医院专家下基层324人次,诊治患者3310例次,开展会诊手术48台次,业务培训指导82次,基层群众满意度达98.1%。推进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曾学文传承工作室阜宁县中医院基层工作站”。全县80%的卫生院中医馆达到省定标准,全县村卫生室中医阁建成率达97%。推进卫生院提供6类15项以上、村卫生室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30.5%。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全县建立健康管理服务团队104个,团队成员620人;签约居民总数25.9万人,常住人群签约率31.02%;重点人群签约数18.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5.65%,低收入人口签约实现全覆盖。

  厚植“民生之依”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

  改善和保障民生不仅要解群众燃眉之急,更要保障民生长久幸福,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

  严格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到2019年底,我县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7.8万人、5.24万人、7.3万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到2019年底,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助企减费7000余万元。随着调整缴费基数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政策减负效果进一步增强。

  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从2019年7月1日开始,我县民政部门将低保家庭每人每月580元的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同时相应提高补差水平;将农村分散和集中供养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标准分别由原来的每人每月780元、9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1100元;将散居孤儿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450元提高到1620元,机构养育孤儿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2200元提高到2400元;将父母监护缺失的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生活保障标准分別从每人每月1160元、870元、7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96元、972元、810元。

  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在巩固落实健康扶贫成果的基础上,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精准施策,做细、做实“三免三提四保障一控制”。先后接受市乡村振兴审计考核、省健康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全面排查考核,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市考核组的充分肯定。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20028人次,医疗总费用8581.68万元,基本医保补偿5161.56万元,大病保险补偿523.63万元,医疗救助1519.98万元,医疗机构减免537.64万元,个人自付839.54万元,低收入人口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结算报销比例90.22%。

  改善民生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增进民生福祉,从来都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我县的各项民生指标仍然全线飘红: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53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4.24%;养老金持续增长,百姓养老更加安心;医保报销比例进一步提升,人们看病更加省心;困难群众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更加有保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稳字当头,就业为先。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必须抓好就业创业。2019年,我县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53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4.24%。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9%,全市排名第三。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7.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36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2%,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27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1.6%。一系列实招、硬招确保了我县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向好。

  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县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办实事、多解难题,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民生福祉。

  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县还注重发挥市场优势,增加民生服务供给。医疗、养老等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关切的热点,也是民生工作的重点。我县进一步完善机制和政策,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聚焦群众需要深挖市场潜力,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使社会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百姓,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