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阜宁教育在强化改革中奋力前行
2020-02-04 15:03:00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2019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培养新时代好少年”的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19年,县教育局深入实施质量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领军型校长、学习型教师和榜样型家长三支队伍;抓实课堂革命、过程管理和教学考核三项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节”“音乐节”“劳动节”三大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从教幸福、家长放心信任、社会普遍认同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学质量振兴行动成效初显

  教育发展出题目,改革创新做文章。自2018年初县委、县政府将教学质量振兴列为年度教育重点工作以来,我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阜宁教育发展增加动力。2019年,县教育局将“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主张和“优质高效教学体系”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市局“让学引思”的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三学三思”课堂教学范式的落实,召开课堂改革现场推进会,将优质高效教学体系理论与学科教学实际结合,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思想和学科知识体系上下功夫,全县初中成立16个导学案编写小组,组织各学科骨干老师编制符合学科教学特点的导学案,供全县所有初中学校参考使用,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升。

  第一高级中学是我县新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校,在高效课堂精神的影响下,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学生变了,他们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老师变了,上高效课程公开课、示范课,教师总是主动申请,积极参与;学校也变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教师也都积极作为。第一高级中学从外在环境到课堂文化的形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到管理制度的建设,再到每个孩子、每位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

  2019年县教育局深化教学质量振兴行动,全面落实教学行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六认真”常规量化考核,深入践行“让学引思”教学主张,全面深化课堂革命,教学质量得到初步振兴。2019年,我县普通高考本一进线762人,达线率23.5%,比2018年净增5个百分点,其中400分以上12人,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艺术类参考人数610人,艺术本科双达线360余人。对口高考本科进线90人,专科全部达线,连续8年高居全市第一;阜宁中专计算机专业群通过省现代化专业群验收,成功创成“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在省技能大赛中荣获2枚银牌、5枚铜牌。建成省级特色品牌专业5个以上,对口高考进入全省前列,“双元制”建设成为全省样板。省技能大赛荣获1金1银7铜,实现我县职业技能竞赛金牌零的突破。

  坚定不移打造良好教育生态

  近几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两创三争一贡献活动”和“教学质量三年振兴行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良好的教育生态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在阜宁教育人面前徐徐展开。

  2019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县教育局继续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相关镇区对近200家培训机构进行了专项治理,其中学科类83家,非学科类112家,责令停办32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办学资质等问题75个,巩固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江苏教育工作简报》、《盐阜大众报》、盐城电视台先后推介、报道我县专项整治工作。铁腕治理,让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在阜宁城乡悄然形成。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后,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全面发动,迅速成立30个教育分队30个服务点,截至目前,已开展讲座1590场,参与群众达159000人次。各学校还充分利用素质教育基地、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组织群众进入校园参与新时代文明建设活动,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同和煦的春风吹遍阜宁城乡每个角落。

  2019年,县教育局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群众,全体教师、学生志愿者学唱爱国主义歌曲,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县教育局还组织了“朗读者活动”,争取让每一名农村的孩子都能走上舞台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声音。一个孩子联系着一个家庭,我县十几万学生,就联系着二十多万名家长,孩子的小手拉着家长的大手,走向新时代、新文明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聚焦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近年来,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节”、“音乐节”、“劳动节”,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手一件乐器、中小学生“跳蚤市场”等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各类阅读、体艺、劳动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盐城市第六届最美阅读推广人益林中心小学校长杨玉国和来自全县各个学校的五十多名学生一起通过吟诵,学习经典,这是“阜宁教育悦读书房”里的一个精彩瞬间。2019年暑假期间,县教育局在阜宁书城、阜宁图书馆开设“悦读书房”,组织名校(园)长、学科骨干教师在放假期间开设阅读兴趣课,吸引了大量家长和学生。新华社以《这个县组织66位名师免费“补课”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题,对我县的“悦读书房”进行了报道,“悦读书房”已被盐城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列为阅读品牌项目。

  “长得丑,活得久;长得帅,老得快;我宁愿当一个丑八怪,积极又可爱……”古河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季航,他一边自信地弹奏尤克里里,一边陶醉地演唱改编歌曲《平凡人》。以前,农村的孩子能学会演奏乐器几乎是奢望。现在,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县教育局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件乐器,人人都有一技之长”的要求。“利用每天放学后一个小时的延时服务时间,孩子们走进各个兴趣班,像季航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和城里孩子的差距正在变小。”古河小学校长滕天罡说。

  三年级以上8万多名中小学生人手一件乐器(口琴或坚笛),成立“一团两队”(教师合唱团、教师民乐队、教师舞蹈队),在部分学校成立器乐特色班,全县中小学共有口琴、竖笛等方阵63个,口琴竖笛交响乐团45个……优美的旋律永远在校园回荡,高雅艺术永远陪伴孩子们成长。

  面对“乐器进课堂”活动实现了“校校上规模,班班显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动人局面。县教育局局长蔡卫国表示,“乐器进课堂”打造了立德树人的新阵地,成为全县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也助推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攀升。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他们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的成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即为教育把舵正航;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有了好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县教育局坚持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更好地服务于阜宁教育的发展。

  盐城市物理学科带头人、阜宁中学校长周为仲率先垂范,为教师作出榜样,他从未离开过讲台一天,没有少过学生一堂课,没有少改过一次作业,有一次,他在学校加班到深夜,家人找他一夜都没有找到,最后发现他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

  打造领军型校长,让校长成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县教育局广泛组织校长培训、跟岗学习,鼓励校长参与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已实现高中校长“全覆盖”、初中校长“亮点化”、小学校长“普遍化”。将培训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学校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各自的教育管理能力,把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完美!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县教育局积极发挥名校长的领军作用,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以“两创三争一贡献”活动为抓手,推动教育全员“学习年”。全面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办公室,培养学习型教师、学习型管理干部。千方百计提升师资综合素质,建成阜宁县教师发展中心,争创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两创三争一贡献”活动,在特级教师姜有荣、戴卫红、周华东、蒋守培、李爱华等名师工作室,赵士宏、仓利之、王远虎、阮正军等乡村教师培育站的引领下,一批优秀教师已在茁壮成长。同时,县教育局组织了三十多场次的沙龙交流和多达一万多人次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源头活水,不断补给专业知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阜宁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

  在注重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同时,不放松教师的师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驰而不息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全县认真组织暑期师德培训学习班,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师德修养。2019年,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系统40位“四有”好教师、16个“四有”好教师团队进行了表彰;2019年,阜宁教育微信公众号共推出明达初中育才路校区、大刘初中、合利小学等18所先进学校,阜宁中学高三(20)班教师组、东沟初中物理组、实小府前街校区课题组等29个优秀团体,益林小学杨玉国、实小周月霞、新沟春晖幼儿园李玉红等127名优秀教师,有效激励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涨的热情、更昂扬的士气投身教育实践。其中,阜宁县芦蒲初级中学的司万平老师不仅荣获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在今年还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县新沟镇实验幼儿园春晖分园的李玉红老师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

  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教育

  近年来,阜宁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县教育局严格落实教育惠民工程,从2019年3月20日起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边实施、边规范”。严明纪律,规定学校在省政策未出台前一律不得向学生收费,所需1800万元由财政负责解决。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绝不允许强制或拒绝学生,绝不允许乱收费用;集中就餐开展顺利,确保伙食质量和安全。全县有42000名学生在校就餐,共有65所食堂,有2家配餐公司为全县36所学校提供配餐服务,其中在食堂就餐的有15700人,接受配餐服务的有26300人,做到配餐服务不拒绝不强求,并且实现教师陪护到位,所需经费560万元和食堂用工补助504万元已由财政落实。近期,投入1845万元新建的3所食堂正在施工;107所学校体育设施已全部向社会开放;教室空调装备除城河路小学和北京路小学外已全部安装结束。

  全面实施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为部分学校配备升级教学装备已全部到位。县教育局开展结对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制度,做好资助发放工作。2019年上半年县教育局在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并被表彰为盐城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

  天时地利人和,风正潮平岸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切为教育教学让路,一切为教育教学服务”工作原则,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依法治教,深化改革,改进作风,强化管理,教育生态得到全面优化,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初步振兴,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攀升!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紧紧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能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深入教育改革,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其中今年高考应届生本一达线率提高5个百分点、阜宁中学提高8.5个百分点,400分以上12人、居全市第3,综合成绩站稳盐城第一方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今天,阜宁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谋划立德树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教师队伍使用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就一定能满足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实现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从教幸福,家长放心信任,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