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淮河生态经济先行区 阜宁:坚持生态优先 聚力绿色发展
2020-02-04 15:01:00  

  根据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最新一期全省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月报,阜宁县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五名。2019年9月8日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江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布了2019年8月份全省县(市、区)PM2.5月度排名榜,阜宁县进入全省前3名。这是我县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先行区带来的喜人成果。

  近年来,我县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聚力绿色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先行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力整治化工企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新时代江淮乐地蓝天飞白云、河湖扬清波、大地增新绿,让阜宁人民闻得见泥土芬芳、听得见蛙声一片、看得见繁星闪烁。

  生态产业撑起绿色发展路

  2019年10月26日,主题为“寻梦江淮乐地,品味阜宁米香”的阜宁县第三届有机稻米开镰节,在“味稻小镇”罗桥镇举行,当地万亩有机水稻的千吨大米被抢订一空。这得益于有机稻米产业的发展,让我县实现生态农业助力农户增收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绿色发展,打响阜宁大米品牌的新路子。

  2019年10月28日,全市第十九次产业园区项目载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与会人员集中观摩了我县的中材6MW及以上风电叶片、协鑫高效光伏组件、西安风电定子转子等项目现场。这3个项目是我县加大绿色工业发展的有力见证。

  2019年,我县紧扣“两高”目标、突出“两海两绿”路径,加快培育以智能制造、新能源及其装备、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生态旅游产品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推动转型发展新跨越,有效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上,按照提质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思路,优化种养业结构布局,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提升阜宁大米品质。实施生产过程标准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农药、兽药残留标准化抽检,严格执行绿色、优质、营养方面的行业标准和生产规程。坚持生态健康养殖不动摇,持续强化生物安全风险管控,有效引导大型养殖场回栏复产。以“阜宁黑猪”品牌为主导,打造生态畜禽样板产业,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71.9%。以“河蟹、南美白对虾、小龙虾”三大特色水产为主导,建成面上10万亩生态稻虾、马家荡周边5万亩大规格蟹、通榆河沿线5万亩无公害虾的特水高效产业。2019年我县承接了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暨稻田综合种养观摩会议,同时,获评中国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年度魅力生态县”称号。

  工业上,聚焦开发区、高新区“两区”建设,全力主攻重大项目,培育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产业园区项目载体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坚持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风电装备产业在产业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同时稳定和提升现有企业,鼓励和推进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光伏产业努力做大主产业链规模,发展光伏装备、储能装备,兼顾薄膜太阳能电池,招引配套项目,拓宽细分领域;金属加工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中小型通用和专用智能车床及其配套的刀具模具,发展片式通讯元器件。

  “去化”方向引领发展新境界

  2019年,我县坚定“去化”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部署要求上来。按照“四个一批”思路,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肃的纪律、最严谨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退出化工企业。

  消除安全环保隐患。深入推进化工企业大排查大整治,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针对化工企业物料存贮问题,聘请专家排查整治安全环保隐患,开展了化工企业危化品及重点安全风险专项检查。累计检查企业80余家次,查出问题和隐患1006条,其中重大隐患84条,均已落实企业进行整改,并安排专人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确保隐患整改见底到位。消除跑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清理盐城嘉德硅化学有限公司场地和处理遗留的危废,规范处置中心河疏浚的污泥。

  加快危废处置进度。县公安局、交运局设立卡扣点,检查危险品运输车辆,化工企业物料只出不进。针对停产后企业存有物料和危废,专门对企业存有的物料和危废情况进行统计,安排县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园区全面摸清企业现存物料和危废等情况,实行“一企一档”,逐企制定物料、废料处置方案。督促企业处置危废2429.3吨,处置物料2443.38吨。委托南大华兴环保有限公司对园区所有化工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状况进行检查,制定了《阜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家企业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方案》。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强化化工企业巡查排查,县化治办牵头,县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高新区等部门和单位组成巡查组,对园区化工企业进行日常巡查,每日核查用电量和负荷,防止企业偷产、偷排。

  “三大战役”永葆一方“阜宁蓝”

  “过去,我是深受油烟之害,家里窗户不能开,衣服见不到太阳,窗户周围全是油烟灰,连空调外机和架上也落满了油尘,这一年多来,由于城管队员们的连续整顿,烧烤摊子不见了,油烟门市都装上了出烟管道,我家终于可以开窗户通风了。多好的空气啊!”说起可以开窗户,家住胜利路菜市场南侧的陈涛老爹爹逢人就笑呵呵地竖起大拇指。

  我县2019年坚持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导向,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行动为抓手,持续打好水、气、土“三大战役”。

  蓝天保卫战。我县严格落实环评“三线一单”约束机制,禁止新上高能耗、高污染、扰民的工业项目,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治理,整治工业窑炉企业6家;整治水泥、砖瓦、混凝土搅拌等行业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已完成13家;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强制减排企业3家,应急减排企业2家,查处大气违法企业8家。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县城范围内建筑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道路保洁和机械化清扫工作,全天候对主要路段进行保洁作业。强化夏秋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未被遥感卫星发现一处火点,未被上级部门督查通报一处火点,未被各类媒体曝光一处火点。强化餐饮油烟和烧烤管控,累计巡查餐饮、烧烤店338户,出动执法人员800人次。

  碧水保卫战。2019年我县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5项、水污染物减排工程3项,扎实推进水环境问题整改。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治理,规模养殖场治理率、配套率均达100%。制定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提升河道两侧环卫设施。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58公里,建成污水泵站18座。34个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已完成29家。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重点排查“两违三乱”问题,严厉打击各类涉河违法行为,强制拆除规模养殖场、船舶保养厂、水泥中转站等违章项目26个,强制关停砂石场、养殖场48家。加大苏北灌溉总渠、通榆河等主要供水河道巡查频次,强化水质监测,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制定通榆河沿线27家违法违规企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

  净土保卫战。我县严格土壤环境监管,对重点土壤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严格管控农用地用途,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排查。对全县96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土壤污染状况信息采集,形成全县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企业空间分布图。对高新区46家涉化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初步调查工作,已形成初步调查报告。

  放眼阜宁大地,处处都在奏响绿色发展乐章,生态经济已成为我县跨越发展最强音。

  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

  面对大背景的深刻变化、大格局的深度调整和大民生的深入人心,发展生态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发展生态经济,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更是阜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让发展更多更好造福百姓的迫切需要;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彰显优势、打造特色的现实选择。

  我县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规划,制定阜宁县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争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乡融合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计划。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凝聚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思想共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打消顾虑,坚定不移投身到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的实践中。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和用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步伐,要明确“生态+特色”标识方向,认清发展现状,深入学习研究,加快招引一批既体现生态要求,又符合我县产业规划定位的新项目、好项目,打造具有地域标识性的特色产业。在壮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实现阜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