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一大早,当我们来到古河镇农业示范园区内的芦笋基地时,只见一排排芦笋大棚整齐排列,在明媚春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而在大棚边的运输车上已经整齐的堆满了嫩绿色的芦笋,不时的看到工人抱着满怀的芦笋,放上运输车,然后急匆匆的回大棚里继续采摘,偶尔传来的笑声里充满着收获的喜悦。
在大棚里,只见田垄上芦笋或高或矮,根根挺拔,嫩绿喜人。经工人指引,我们找到了忙前忙后的阜驰食品有限公司阜宁基地负责人季一华,他正在和工人一起搬运芦笋。谈起芦笋的效益,季一华说,今年收成还不错,尽管今春受疫情影响,芦笋价格比去年同期每斤低了一些,春笋每斤批发价十二三元,往年最高时每斤能卖到二十七八元。他说:“我们基地芦笋长得品质好,绿色纯有机产品,市场行情很好,供不应求。产量也十分可观,亩产3000斤,基地年产芦笋可达600吨左右。像今天刚采摘的这些鲜芦笋经过捆绑、切根、包装后今晚就可以直接装车发往上海市场,明天就可以端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跟以前相比,古河居委会村民李井专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干劲十足。每天早上三四点她就到大棚里采收芦笋。“这个芦笋采摘也要技术呢,要出土30到32厘米,花苞紧凑不散开的笋口感最好,最能卖上好价钱。”李井专高兴的说,“现在这个基地每天要采收5000斤左右的鲜芦笋,早上早点来采收,能多赚钱。”在古河镇像李井专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眼下正值芦笋的采收时节,基地周边的村民们纷纷到基地采收,增加收入。
在基地的一角,还建有芦笋加工区,在加工区也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对芦笋进行挑选、削根、包装,准备运往上海市场销售。
“我们镇芦笋基地建立后,有效带动了周边包括建档立卡户在内的群众40余人常年在基地务工,每年每人可以增加收入2万余元。”古河镇副镇长何翠阳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服务基地的力度,帮助基地再流转土地100亩,扩大生产规模,建立加工、冷藏、净菜物流配送整个链条,吸纳更多的群众到基地就业,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