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乱停乱放,逢集街道不畅,怨声大街小巷,城管束手无望,政府失去形象,来到罗桥印象难忘”,这是流传在罗桥镇街坊四邻中的一首打油诗。可是自从去年11月28日,罗桥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里,请来了党员干部代表、居民代表、经营户代表、城管队以及文明创建条线负责人一批特殊的“客人”协商议事后,短短几个月,集镇的环境改观了,群众高兴地编了一首新的打油诗:有事来商量,城管有方向,集镇变了样,群众心舒畅。
罗桥镇通过射阳实地学习、县政协现场指导,建阵地、搭班子、选议题、搞活动,先后对集镇环境和秩序整治、窗口单位如何助力文明创建等专题进行协商议事,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推动协商议事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民生实事项目、促进社会治理,确保老百姓有信心,协商议事工作有成效。
群众有想法,委员有办法;委员来牵头,事情不用愁。县政协委员、罗桥镇统战委员李金阳谈起协商议事活动,如数家珍。该镇在政府大门口设立意见箱,征集议题、收集意见建议,拓宽议事范围和议事渠道,激发党员群众知“家事”、说“家事”、议“家事”、评“家事”。党委部门、政协委员、农村财务、村建管理、文化民生等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4名政协委员联系到民生领域、结对到片村。同时建立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代表、老委员“五老”议事成员信息库。坚持从基层群众的多样化诉求、基层治理中的矛盾、党政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中,选择党委重视、政府关注、群众期盼、政协所能的具体问题作为协商议题。围绕群众点题、专家破题、部门答题、会议议题,把“有事好商量”议事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把协商平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真正把委员活动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李金阳有个心愿,要把“有事好商量”的议事活动做好做实,最终效果达到让村居主动找政协委员预约,“挂号”排队到村议事,让群众发声,为干部“解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