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黄埔花木专业合作社,社长谢茗用她的诚信和爱心,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作为一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她深受乡邻尊敬。
谢茗出生于1959年,成长在“三年困难时期”,儿时的贫困生活让她深知生活的艰辛。成年后,她与丈夫一起创业,从育豆芽菜、摆水果摊到开茶叶店,历经多次尝试,最终在花木种植领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1999年,谢茗回到家乡金坛区金城镇联丰村,怀揣着“帮助邻里乡亲共同致富”的理想,建立了苗木基地。“我最艰难的时候,乡亲们又送菜,又帮着带娃,还有借钱给我,让我来创业。那时我就想,我要有条件富起来的话,一定要报答他们。”谢茗坚定地说。
联丰村是昔日远近闻名的经济薄弱村,谢茗为村民提供业务培训和工作岗位。面对苗木种植过程中村民们最担心的滞销亏本问题,谢茗承诺:“放心,你们种,我包销。” 联丰村花木经纪人王建平回忆道:“谢大姐从我手上收苗十几年了,一直高于市场价,就为了让我多挣一点。”
2021年,谢茗参与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道路扩建改造项目需要80多个花木品种,有人劝她在周边收购苗木以减少运输成本,但她却固执地来回多跑数千公里,回乡与60余户花农签订收购合同。村民缪慧兰一直念着她的好:“谢大姐宁愿亏自己的钱,也没有亏过我们一分钱。”多年来,在谢茗的带领下,联丰村的苗木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而她本人则累计让利花农3000余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乡亲们真正实现致富,谢茗在合作社种植基地,手把手向村民传授花木种植和管理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水平和产量。对于有种植苗木意向的村民,她还从资金上给予帮扶。几年下来,联丰村每年花卉苗木销售过亿元,80多户家庭脱贫致富,有16个村民成为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花木经纪人。她还鼓励帮助有“闯劲”的村民到联丰村及周边承包土地,让他们的生活从“田间劳作”转变为“花间致富”。
对待村民,谢茗始终信守诺言,对待员工,谢茗更是仁义厚道。合作社社员李德胜透露,老板谢茗从来不拖欠大家一分钱工资,哪怕借钱也要把工资发给员工。有一年临近春节,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项目工程中,甲方突然提出要将航站楼东侧的通道改建成生态景观护坡,那时的谢茗虽然面临工人归心似箭的情况,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仍然开出100万元的加班费,激励大家加班加点,最终工程提前6天高质量通过验收。
坚守信誉,不贪图短期利益,为谢茗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而在业务红火的同时,她始终不忘回馈社会,20多年持续公益事业未曾间断。她出资给村里修桥铺路做绿化,促进苗木销得更好;她主动送资金、送岗位、送市场,带动村上贫困家庭脱贫;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向常州市美德基金会捐赠2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她还设立奖优助困金资助100多位贫困学生,经“谢茗奖优助困奖学金”资助,胡瑞杰的孩子已顺利考上南京财经大学,他为此感激万分。从本村到本市,再到偏远山区,公益路上,谢茗用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资金已超1000万元。
谢茗的诚信和爱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荣获江苏省妇女“双学双比”能手、江苏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谢茗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如今,花甲之年的谢茗,依然在带领乡亲共富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地奔波忙碌着。“守护一份责任,践行一份承诺,和老百姓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她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