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秋,放眼罗桥大地,一块块平整的水稻田蕴藏着丰收的希望;一排排设施蔬菜大棚齐整列队,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辆辆满载黄桃的车辆,在金韩河园区整装待发;工业园区内,机声隆隆,一台台机器满负荷运转……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到处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今年以来,罗桥镇党委政府面对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压力,面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历史重任,直面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聚焦疫情防控、大项目招引、农房改善、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创文创卫”任务,全体镇村干部几乎没有“休息日”、全天候满负荷运转,奋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力谱写“双胜利”的新篇章。1-8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13.8万元,占年度任务的7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
载体建设势头强劲
坚定不移招引工业项目。罗桥镇按照全县“亿元项目主攻年”活动的要求,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一把手招商”强烈意识,坚持主要领导走出去拜访客商、跟踪信息,重点对接签约项目,一对一跟踪成熟项目,推进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打赢项目推进主攻仗,靠项目支撑对冲疫情影响,1-8月份,开工项目3个,竣工项目3个;新增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个。新上投资600万美元的定制礼品项目及3个千万元项目。完成技改投入700万元。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项目。始终按照打造一个亮点,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一个核心,围绕一个中心,统领绿色生态,发展高效农业。坚持党委牵头,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市场运作,经纪人带动,百姓参与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木兰户织协会党支部,建立了木兰户织培训基地,全镇逐步形成手工技艺、农副产品服务、传统加工、服务供给等四大类28项木兰户织项目,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木兰户织基地。目前,全镇20个村居已建成各类木兰户织点30个,带动群众就业6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人。突出园区农业存量土地招商,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质量。重抓营商环境服务落地项目。全力落实班子成员“一对一”挂钩服务,认真落实省“50条”、市“20条”惠企政策,扎实开展“服务进千企”活动,坚持“三单制”、带着“十必问”挂钩服务,激发了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建成投产、生产项目技改投入。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农房改善持续推进。罗桥镇完成退宅还耕243户,其中进城入镇183户,货币结算安置60户;完成托底安置25户;高铁花苑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全部封顶。集镇品质日益提升。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创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按照“实用、节省、提升”的要求,实施集镇改造提升工程,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杆线整理、垃圾清理等突出问题得到专项治理。罗益路拓宽、罗青路改造,绿化、亮化项目同步建成。“西游园”游乐场所、活动广场、大舞台建成并对市民开放。环境治理卓有成效。突出“河长制”落实、“两违三乱”专项整治、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常态化管理,全镇整治17条脏乱差河道、6条黑臭水体,改造旱厕550座。完成各类乔木栽植总量12万株,并接受全县造林绿化观摩。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罗桥镇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措施,精心组织脱贫攻坚“过筛式”回头看专项核查、交叉互查,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新联、沿边、射滨、东凤、青杨等5个村居实施五洲国际门市房项目,年增加村集体固定收入390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839户4699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20个村居18万元年集体经营性收入按序时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镇完成新农保补缴1100人,灵活就业新增加社保40人,完成医疗保险补参保2003人,为11498名不同人群免费体检,为1231名育龄妇女开展“两癌”筛查,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扎实推进。罗桥镇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动员会,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张贴警示横幅和标语、邀请安全专家到企业检查、“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预防遏制了较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罗桥”建设,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宗教场所专项治理取得成效。罗桥镇社会治理方式正在改变,政府服务职能日益增强。全镇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5家,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5次。参与群众280多人次,梳理问题38个,解决矛盾11个,提出建议意见23条,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喜人局面。
沃野春潮涌,扬帆破浪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罗桥镇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