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当记者走进三灶镇十灶村荷塘月色连栋大棚基地时,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而在大棚边的运输车上已经整齐的堆满了一筐筐嫩绿色的小青菜,不时地看到工人从大棚里推出一车小青菜,放上运输车,然后急匆匆的回大棚里继续采摘,大棚里传来的欢声笑语里充满着收获的喜悦。
在大棚里,只见田垄上小青菜绿油油一片,根根挺拔,嫩绿喜人。在工人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忙碌的基地负责人黄炳和,他正在和工人一起搬运芦笋,谈起种菜的效益,他向我们介绍说,今年收成还算不错,尽管年初受到疫情影响,小青菜价格比去年同期每斤低了一些,因为控制了大棚温度,青菜产量上去了,一亩地能产五六千斤,今年已经种了3茬,前一阵子是卖二到三元一斤,现在价格是四五毛一斤,每天发到一万斤左右,主供市场是灌南、响水和阜宁等地区。
跟以前相比,附近村民梁萍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干劲十足。每天很早她就到大棚里采收小青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有份工做,干一天能有六七十块钱,一年下来一两万收入,也方便照顾家里小孩。”梁萍高兴地说,“现在这个基地每天要发一万斤左右,早上早点来采收,能多赚钱。”在三灶镇像梁萍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眼下正值小青菜的采收时节,基地周边的村民们纷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在大棚里的一边,还有个小青菜加工区,加工区也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几个工人们正在对小青菜进行挑选、削根、包装,准备发往市场销售。
“荷塘月色蔬菜大棚占地100亩,基地建立后,有效带动了周边包括建档立卡户在内的群众40余人常年在基地务工,每年每人可以增加收入2万左右收入。”三灶镇十灶村党总支书记李柏祥说,“去年我们十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3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村集体收入已经超过了24万,我们村里目前有连栋大棚和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目前正在协调引进一个花卉产业,同时对脱贫户加强巩固提升,安排就近就业,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