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县顾善忠:拄着双拐走在创业大道上
2020-12-31 19:01:00  来源:阜宁日报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吴滩街道合利小街上,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豪杰服装厂,工厂有名既是因为经营有方,也因为老板是一名残疾人,却把企业干得风生水起。这家服装厂的老板就是拄着双拐行走在创业大道上的顾善忠。

顾善忠是吴滩街道射南村一组村民,很多年前他也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帅小伙,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他初中毕业后怀揣梦想去远方打工,可不幸的事发生了,就在外出途中被卡车压断右腿,不幸截肢成为独腿的残疾人。

我们来到合利豪杰服装厂探访的这天,冬日暖阳高照,顾善忠拄着双拐在他的服装厂门口接待了我们。

豪杰服装厂其实就办在合利小街顾善忠的家里,小楼上下四间既是他的家,也是厂房。我们来参观时,工人们正在用雪白的面料加工枕头套,一个正在干活的女工自豪地告诉我,这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哩。她们的身后堆放着高高的成品。记者拿起枕头套仔细端详,不仅面料上乘,做工也很精细,花式漂亮。

这里的女工年龄在于30-50多岁,一看就知道是合利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工作方便照顾家庭。顾善忠介绍,在厂里上班的固定工人有10多人,还有拿货回家加工的,共计有60多个工人。他的工厂现在主要是给富伟家纺公司生产“金戈”品牌产品,年产值达到一百七八十万元。

一个残疾人能把企业办得风生水起,令人钦佩,过程肯定不简单。顾善忠说,如果那一年,不是外出打工发生意外,他的人生也许与现在不同。那一年车祸致残,对正处于青春年华且对人生和前途充满憧憬的自己来说,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他躺在床上半年,一次次追问自己的灵魂,未来的人生要怎么办?渐渐地,他从万念俱灰到看书读报、浏览网络,很多他人的励志故事让他清醒过来。他想,我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我可以学缝纫养活自己。他立即付诸行动,拜师学艺,三年学得了一手服装裁剪好手艺,并再次外出到苏南服装厂打工。

凭着好手艺,他在上海一家服装厂里当上了服装总监,厂里的一位老大姐,对顾善忠的自立自强和过硬的裁缝手艺很是欣赏,她把同在一个工厂的亲侄女孙志凤介绍给顾善忠。孙志凤是洪泽县人,也为顾善忠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感动,认为他甚至超过一些肢体健全的人,遂同意嫁给顾善忠。结婚后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共同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后来他们夫妻决定回乡工作。顾善忠在当时的开发区天之杰服装厂工作,在6000个员工中,他是佼佼者,担任公司质量总巡检。

2014年,合利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动员顾善忠回乡和另一老板办服装厂,仅仅办了3个月,由于经营不善,那个老板跑了,把剩下的烂摊子甩给顾善忠。想着本来自己在天之杰工作很舒服,顾善忠不禁泪流满面。但他有种韧劲,决定不怨天尤人,从头干起。他想办法坚持发了前老板拖欠工人的工资。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他决定扩大经营,注册了阜宁县合利豪杰服装厂,买机器招工人重新上马,立志要做合利小街上的“豪杰”。

万事开头难,服装厂开门第一件事就遇上了拦路虎,招工招不到人。“独腿能办好服装厂?到时候拿不到工资和残疾人打官司,傻不傻?”上门来做工的两个人看看又走了。

顾善忠拄着双拐,逐一登临想要做工的人家门,拍着胸口保证自己的诚信,说可以先赊部分家纺,不给工资可扣压他的货,这才找到10多名熟练缝纫工上马生产。

创业艰难,刚开始,顾善忠给响水一个青年加工了11000元的睡衣裤,谁知这个人收了货不给钱,年三十晚上去响水要钱也不给。他没有办法,让妻子去跟小舅子借了三千元钱过的年。

直到第一批接手富伟家纺的出口产品,送厂验收合格率100%,豪杰服装厂终于得到各方的认可,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经济效益也逐步好转,到他厂里上班的工人越来越多。

顾善忠说,有些农民在自己家里用缝纫机加工,他就亲自送货上门。那时,他常常拖着残疾的身体,自己踏三轮车送原材料给农民工,他还带着矿泉水、方便面慰问加工者。加工100个枕头套,顾善忠自己只赚10多元钱。如今他的工厂是自家买的房子,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实都是他们夫妻含辛茹苦换来的。

“刚开始工人对我表示怀疑,怕拿不到工资,如今,正月上班,因受疫情影响,腊月发工资,他们也是绝对的信任我,我绝不欠工人一分工资,每年年底前结清。”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也遇到办企业人共同的难题,就是缺资金,他感谢合利农商行信贷员王家成和曹行长等人,帮助他协调贷款,他先后拿过扶贫贷、创业贷、光伏贷。

顾善忠说:“我是市县残联人大代表,我到市里开会,遇到市县残联领导,同他们谈到自己的创业过程,他们都很佩服我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市县残联领导鼓励我身残志坚,继续兴业助人。也有县领导到我的厂里调研,说有什么困难找我们,但我不想麻烦领导。”

顾善忠的工厂不仅有正常职工,也解决了7个残疾人的就业。“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在合利构建一个残疾人之家,帮扶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苦于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场地,我期望未来能办成这件事。”有理想的人从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不要党和政府的救济就能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勤劳双手也比领低保硬气。”这是顾善忠常说的话,如今他的小厂兴兴旺旺,短短几年,他实现了从低保户到建档立卡扶贫户,再到企业老板的华丽转身。我们祝愿他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愿望。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