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去法院开庭,天上突然下小雨,我从法院出来骑电动车到西门口的红绿灯,刚好等红绿灯,还奇怪呢,怎么没有淋雨啊?头一抬发现有一个白色的大棚子为我挡雨,心里暖暖的,县政府领导想的细致,为我们群众遮阳挡雨,谢谢!谢谢!”家住翰林居小区的杨加红女士手指着刚建好的遮阳棚开心地说。
在香港路与南京路交叉口一个白色遮阳棚竖立在非机动车道上,与道路两旁绿化树木交相呼应,成为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出行的人们遮阳挡雨。“我是一名交通志愿者,天天在路口维持秩序,以前没有遮阳棚时日晒雨淋的。现在大棚弄起来了,又好躲雨又好躲太阳,通过这一段时间使用后,遵守交通秩序的市民变多了,非机动车闯红灯也明显减少了”,交通志愿者王风英感慨地说。
为精细化管理城市,今年下半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先后在香港路与南京路安装了一个遮阳棚试点,为市民在等待红绿灯时提供了遮阳避雨的空间,深受群众欢迎,为了让这项便民设施惠及更多市民,非机动车道遮阳棚被列入今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据了解,目前对上海路沿线14个交通路口安装遮阳棚,下一步将对苏州路、香港路、阜城大街等地段安装59个遮阳棚。
遮阳挡雨棚的牢固性、安全性,是大家首要关心的。尤其是台风天,大风刮起来,遮阳挡雨棚能经受得住考验吗?为做实做好这项惠民出行项目,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秉持安全、文明、实用、便民、美观的建设理念,聘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整体立柱式钢架框架、无障碍斜拉悬挂式结构,不占用非机动车道路面,对骑车的人来说更方便、安全;落实专业的地下勘探公司进行地质勘察,选择具备建设条件的路口,确保遮阳挡雨棚基础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