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稻蛙共作 稻田“掘金”
2021-09-03 11:41:00  来源:阜宁日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8月31日一大早,还没走进羊寨镇孔苏村的卫国水产养殖场基地,老远就能听见黑斑蛙“呱呱呱”的叫声。走进养殖区,放眼望去,稻田里,水稻排成“绿色长城”,风一吹,圆润饱满的稻穗轻轻摆动。水中,黑斑蛙呱呱地叫个不停,还不时地来个“蛙式跳水运动”钻进水里。

  养殖户马卫国和工人们正忙着给黑斑蛙喂食,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地上来招呼着我们。“我这片养殖基地,今年是第一年试养期,目前来看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因为养殖黑斑蛙当年投资当年就有收益了。”马卫国继续介绍道,“黑斑蛙一般生长4-5个月就能上市销售了,亩产在4000斤左右,亩效益在2.5万左右,目前主要是销往广州、深圳等地,常常是供不应求呢。”

  黑斑蛙投产后供不应求的现象让马卫国十分欣喜。不仅如此,马卫国还发现,起初为了给青蛙遮阴,在基地里种植的水稻长得比普通农田里的要好。“我这蛙田的水稻早就被人高价预定了,种出来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也很抢手呢。”马卫国说,“这其实就是建立了套养模式,在青蛙养殖上,利用稻田水稻遮阴、水层浅,可提供稻田蛙良好的栖息场所,尽可能还原青蛙自然生活的环境。在稻田种植中,青蛙又是水稻田中的捕虫能手,且青蛙的排泄物还是水稻很好的肥料,这样养蛙的稻田完全可以不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农田土壤板结,通过稻田蛙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

  “这种稻田养蛙的模式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打破了粮食生产的单一方式,创新利用了稻田生态空间,效益自然成倍增长。”孔苏村党总支书记苏波说,“下一步我们村将‘稻田蛙’模式推广,让更多村民加入到养殖行列,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让更多消费者吃上生态米、绿色蛙。”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