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林镇蟠龙村位于马家荡畔北侧,是马家荡湖荡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史以来,当地群众一直靠捕鱼为生。建国后,蟠龙村民开始垦荒种粮、围堤养殖。渔民们也相继离船上岸,实现了渔民到农民的转变,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今年该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正着力打造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昔日的小渔村已成为现代化新农村。
百姓富,“一只蟹”年销售3亿元
蟠龙村依托马家荡养殖水面多的优势,积极发展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并沿村内洪流桥两岸建设了500多米长的水产品市场,使原来“一穷二白”的群众有了致富特色产业。据了解,蟠龙村现有鱼虾蟹水面养殖2000亩,荷藕种植1000亩。养殖方式主要是生态养殖为主,产品无污染、品质高,养殖的大青蟹、小龙虾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螃蟹等水产品加工行业也逐步兴起,由单一的原材料初加工演变为多产品系列的深加工,醉蟹、蟹黄油、咸鸭蛋等农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销售渠道也不断拓宽,产品远销到全国各地,仅螃蟹年销售额就近3亿元。
蟠龙村还建有一座手工坊,现有手工项目包括玻璃工艺品加工、塑泥加工和鸡爪脱骨加工3个项目。其中,江苏市场上的脱骨鸡爪有70%来自蟠龙村,小鸡爪已成为富民的大产业。
环境美,新社区宛如“世外桃源”
蟠龙村新型社区掩映在红花绿树中,一座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小洋楼洋溢着蟠龙人的幸福。从2017年开始,蟠龙村把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动员群众拆除零散房屋、置换宅基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搬迁,建设占地面积160亩的新型社区,集中安置群众298户。并按照融合打造的思路,推进社区软硬环境建设,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湖荡生活馆、游客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超市等。小区内道路绿化、雨污水管网、路灯监控、健身广场等配套齐全,展现一派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文明高,游客驿站里的“幸福笑脸”
在蟠龙新建的大礼堂,这个大礼堂有320平方米,它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礼堂,配套了一个规模型的厨房,既可以用于会议、演出、讲座,也可以接待大型旅行团就餐,可同时容纳近200人就餐,又可以供村民举办红白事宜等活动。
在蟠龙村游客驿站二楼的活动中心,正在这里品茶、看书的村民李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室,有小舞台、品茶区、书画区、健身区和悦读吧,在这里可以休闲、健身、阅读、听歌,不但满足了蟠龙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为来蟠龙观光的旅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养生会所。
在驿站民宿居住区,有莼、芦、蒲、茭、莲、菱6个蓬舍,但每个房间风格别致,极具荡区特色、农家特点,设施全部为仿古造型,让人流连忘返。给人一种入住梦乡的感觉。
治理新,“三治”融合的基层实践
蟠龙村大力实施社会治理创新,把自治协商、法治保障和德治提升有机融合,集民主治理、网格治理、法律治理、教育治理于一体。特别是德治提升,治理特色化方面,提出了弘扬传统善文化,要求人人存善念、讲善言、行善事、做善人,达到心态好、气质好、身体好、人缘好、命运好,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和路径。
据了解,蟠龙村推行“三治”融合治理以来,社会矛盾纠纷明显下降,人们追求健康向上文化娱乐,书香家庭多了,邻里互助多了,道德榜样多了,致富能手多了,爱护环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