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江苏阜宁:在“我们的节日”中闪耀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文之美
2021-10-29 09:28:00  来源:文明阜宁  

随着“我们的节日·重阳”文明实践活动落下帷幕,阜宁县2021年度“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结束了。2021年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道,中心统筹、所站为主”要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展示中华传统节日的人文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走深做实。

 

 

一、守正与创新结合,更加注重节日内涵,塑造时代新风尚

时代在变,传统节日不变;世事变迁,传统内涵日新。“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各项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民俗展示、经典名篇诵读、爱国歌曲传唱、传统技艺展演等中,赋予传统节日时代内涵。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坚持守正创新。在抓好“节日来源、典故、风俗、诗词”等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更多的从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等方面,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城市创建、全民健身、地方非遗文化宣传等融合进来。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网络“传统文化知识抢答”“邮寄春联”等形式,开展“原年人”、“遥寄思语 告白七夕”留言挑战活动;多次举办我县“百姓名嘴”理论大篷车宣讲和非遗文化座谈会、非遗产品展示和传习等活动;录制推送了“文明祭扫,新风清明”云课堂视频节目,在表达“清明之缅怀”同时倡导文明新风尚。节日活动更多以“网络+”形式开展,打破时空限制把服务送到群众手中。并在微信公号上,设立“我们的节日”话题标签,将所有节日活动内容归在一起,达到一次推送、连续宣传的效果,方便查找、方便阅读,进一步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努力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专业与业余互补,更加注重节日主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突出“我们的节日”的人文之美,阜宁县紧扣“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的主题,让文明实践主题明确,组织更有针对性,宣传弘扬节日传统文化的效果更好。

 

主题明确了,就要靠队伍实施。注重引导志愿服务队伍有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发挥专业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者协会的各自优势,在不同节日中担负不同角色。县教育志愿服务分队针对青少年学生,在每个节日活动持续开展“节日诗会”“节日朗诵会”“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介绍节日来源、节日典故、节日诗词等强化传统文化学习;县文化志愿服务分队在端午“举办第二届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暨传统非遗文化知识讲座”,在包粽子中追忆先贤,培养家国情怀。一缕阳光、爱的港湾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会员数多、机动性强等优势,节日期间开展助学、敬老、帮困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心与所站联动,更加注重群众参与,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

春节期间,县融媒体中心举办 “2021网络春晚”、县文联组织“写春联、送春联” 、县人社局在正月初五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等活动。县中心主要负责统筹安排全县面上活动,各文明实践所站在承接中心派送服务的同时,组织本辖区内的各种文明实践活动,县各志愿服务分队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安排具体活动,细化到具体镇区、村居。各部门、单位依托本职,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

 

2021年,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阜宁县中心组织了7次主题集中活动,累计293场;各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了4177场;近50万群众参加活动,在全县城乡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从县城社区到镇区村居,从线上到线下,针对不同群众需求开展各种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传统节日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把“我们的节日”真正办成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和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